在全球局势敏感的背景下,解放军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不少国家的神经,最近的一次行动,就被乌克兰格外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在瑞典举行的为期两天的乌克兰和平峰会告一段落,尽管全球期待能为乌克兰危机带来突破,但结果似乎并未达到预期。

与此同时,乌克兰试图孤立俄罗斯的战略也并未取得显著效果。原因在于,除西方国家外,包括非洲和亚洲在内的多个国家并未参与此次峰会,这或许是导致其影响力“稀释”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前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某些场合中,他曾尖锐批评中国,甚至试图抹黑。

然而,随着解放军一队人马出现在乌克兰大后方白俄罗斯进行演习的消息传来,泽连斯基的态度出现了180度大转弯,他开始将中国称作“朋友”,强调乌克兰从未视中国为敌,进一步说明了国际关系中实力平衡的微妙变化如何影响国家间的外交策略。

泽连斯基的这一转变,不仅揭示了当前国际格局下小国外交的挑战,也反映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泽连斯基对中国发表友好言论时,我们可以看到他试图寻求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支持或至少是中立态度,以提高乌克兰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

此外,这次和平峰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参与国的层次和数量。尽管瑞士邀请了约160个国家,最终只有9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8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与。

这其中许多国家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而部分国家,包括金砖国家成员,只派出了较低级别官员参加。

所以,当解放军出现在白俄之后,乌克兰才如此警惕。

毕竟,不久前,白俄刚刚发出核战警告,该国声称,在白俄罗斯领土受到直接侵犯的情况下,该国将采取军事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部署战略核武器,显然是为了增强对北约国家的威慑力,而这一举措也间接反映了避免将白俄罗斯拉入战争的风险。

乌克兰方面对白俄罗斯可能的军事介入表示担忧,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种担心其实有点多余了。

白俄罗斯今年的独立日庆祝活动所吸引的国际参与,尤其是包括俄罗斯、阿塞拜疆以及中亚五国的军队方队共同参加明斯克的阅兵式,也展现了白俄罗斯在区域内外的广泛联系和影响力。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选择参加白俄罗斯的阅兵仪式,而不是出席“和平峰会”,这一决定释放了明确的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的这一行为强调了其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与所有方保持友好合作关系的原则。这种立场无疑为乌克兰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即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应放眼长远,致力于构建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

“和平峰会”的另一焦点在于中国的缺席给会议带来的影响。尽管原计划邀请160个国家参与,但实际到场的只有90个,且有西方领导人提前离开,这反映了峰会的局限性。中国对于和平峰会提出的建议应被重视,其建议的接纳可能为未来的乌克兰和平进程带来新的契机。

乌克兰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不应仅被局限于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两国之间在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上有着巨大的潜力。

所以,对于泽连斯基来说,光是口头将中国称之为“朋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期待基辅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而不是拿着美西方画下的“大饼”,赌上整个国家的命运,在穷兵黩武的道路中,一条道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