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香港一日》的第1766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香港电台

本届特区政府上任已近两年。连日来,多位特区政府官员接受香港媒体采访,谈上任两周年感受。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接受香港电台专访时表示,基本法第23条完成立法后,特区已打好国家安全基础,有信心2019年“黑暴”事件不会再来,但不等于现在毫无国家安全风险,仍然有一些软对抗势力及反中乱港分子等待机会搞事。

据香港电台今天(21日)刊出的采访,陈国基表示,“黑暴”期间有很多年轻人对国家缺乏认识,甚至没有到过内地,只是透过一些“有毒”的媒体认识国家,接收到错误信息。因此要在爱国教育方面多下功夫,建立年轻人的“免疫系统”,达到对“黑暴”的预防作用。

陈国基表示,在爱国主义教育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爱国主义教育要做到让年轻人由心出发仰慕国家,自觉维护国家。在陈国基看来,香港市民北上消费亦可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因为可以增加青年对国家的认识,知道国家的进步。

陈国基提到,特区政府一定会在巴黎奥运后,争取邀请国家队参赛运动员访港,形容这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可以增强市民对国家的自豪感。

另外,在谈及特区政府推出的“抢人才”计划方面,陈国基形容是“绝对成功”。他表示,截至5月底,特区政府推出的各项人才计划共吸引超过30万人才申请来港,其中超12万人已抵港,反映他们“用脚”对香港投下信心一票。

张国钧:完成23条立法最鼓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星岛日报

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则在接受《星岛日报》时表示,今年落实23条立法工作,香港社会终于可以走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感到最鼓舞。“以后不需要不断被媒体追问(23条)何时做、怎么做,”张国钧直言,社会可集中注意力发展民生及经济。

张国钧也透露下阶段的重点工作,是打通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法律界的脉络,更好协助香港律师在大湾区执业,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他提及今年5月在东莞出席第三期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推介会暨内地法律实务交流对接会,会上有不少律师反映现在大湾区存在3个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大湾区法庭实战经验、大湾区九市的法律资讯零散,以及仍未掌握内地客户的具体需求。张国钧指,这些都是律政司未来的重点工作方向,未来也将加强香港大湾区律师实务培训。

张国钧指出,律政司正分别筹备与最高人民法院合作的粤港澳大湾区司法法律合作恒常对接平台、便利法律界交流的大湾区律师特定平台,以及整合粤港澳三地法律资讯的大湾区法律资讯平台。他也深信香港法律界在特定范畴具独特优势,如仲裁、商业调解、跨境法律服务等,这些法律服务需求一定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多。

“港车北上”实施近一年 逾6万辆香港单牌私家车完成申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今日(21日)表示,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于落实和推行不同跨境通行措施,包括“港车北上”、增加跨境私家车常规配额,及港珠澳大桥港澳跨境货车安排等,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融合及深化大湾区的互联互通。

运输及物流局向香港立法会提交的文件指出,“港车北上”于去年7月实施至今,已有超过6万辆香港单牌私家车完成申请,持有有效许可证合资格经大桥出行。此外,大桥的使用量亦屡创新高,上月大桥双向车流量共约36万车次,日均约12000车次,比去年同期上升约120%;当中“港车北上”占每日大桥车流量约36%。

随着粤港澳三地交通往来日渐频繁,申领封闭道路通行许可证的需求增加。当局计划提出修例,优化申领安排,包括许可证的最长有效期由原本不多于12个月,延长至不多于60个月。按风险评估,考虑豁免个别合适车辆申请许可证。特区政府争取今年底或明年初提交立法建议,明年内实施新安排。

多名立法会议员就关注,“港车北上”会否开放至港珠澳大桥以外的口岸。对此,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副秘书长麦震宇表示,粤港政府同意在“港车北上”运作一段时间后,因应大桥实施经验,积极研究伸延至香港与深圳的一个陆路口岸,有进一步信息会向立法会收集意见。

香港迎史上最热夏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日(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香港天文台发出酷热天气警告并指出,当天录得最高气温34℃,是今年以来最高纪录,也平了1980年录得的夏至最高气温。

天文台指出,受副热带高压脊影响,广东地区未来一两天持续酷热,天气普遍晴朗。同时,一道广阔低压槽会为南海中部带来不稳定天气,而广阔低压槽上亦可能有低压区形成,并会逐渐靠近海南岛至北部湾一带。在其与副热带高压脊的共同影响下,下周初至中期广东沿岸风势清劲,骤雨增多及有雷暴。

作者丨曾子瑾,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