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1日消息(记者黄玉玲)21日,受高空槽和低涡切变影响,我国南方强降水再度发力,降水区域扩大,贵州、湖北、湖南等地将于21日夜间至23日进入强降水最强时段。中央气象台于21日10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升级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中国气象局召开媒体通气会,气象专家聚焦本次强降水实况及后续发展趋势、各地防御重点等进行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本轮强降雨天气呈现强度强、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舒楠介绍,6月21日至24日,南方地区将自北向南先后有大到暴雨,强降水区域主要集中在贵州、江汉、江淮、江南北部,并伴有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其中,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局地将出现大暴雨,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将达100毫米至180毫米,局地累计降水量达200毫米至300毫米。江苏、安徽中南部、湖北南部可能会出现强风,局地最大风力达11级以上。

由于后期主雨带将从江淮向江南北部逐渐南压,这次强降雨天气呈现强度强、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杨舒楠介绍,在此次强降水过程中,高空槽显著且动力条件极为有利,强盛的暖湿气流与北下的冷空气交汇,形成较强的切变线系统。同时,南方地区水汽丰富,加之不稳定能量的积聚,为短时强降雨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局地出现极端降雨的风险加大。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21日,河南南部、湖北、安徽、江苏、湖南北部、重庆东部、贵州西南部和中部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湖北东部和南部、安徽西部、江苏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8级至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局地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最大风力可达11级以上。

另外,18日20时以来,安徽黄山接连出现强降雨,累计降雨量普遍有250毫米至487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歙县为523.9毫米。未来,黄山还将有降雨出现,其中21日以小到中雨为主,22日起降水逐渐增强,23日至24日全市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请加强防范。

注意降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乡积涝等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天气过程受“列车效应”影响,贵州、湖北、湖南、江苏等地需要加强防范强降水落区叠加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城乡积涝等灾害,以及对交通、能源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陈仲榆介绍,公共交通方面,京沪、京台、京港澳、长深、济广、宁洛、沪陕、沪蓉、大广、二广等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发生道路湿滑和积水风险高;浙江西部、安徽南部地质灾害风险高,建议公众出行提前关注天气及路况信息,谨慎驾驶。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部分地区强对流灾害风险高,要注意大风造成树木折断,电线、标志牌破损对道路通行的影响。能源方面,需要关注持续性大暴雨可能导致的变电站积水,以及洪水、强对流天气对电力设施的损毁,建议提前做好电力运输设备巡检,防范强降水及次生灾害对发电设备、电力工作人员作业安全的不利影响。

中央气象台预计,南海有热带扰动发展,并有可能进一步增强。预计6月24日至25日,该热带扰动将给海南岛、广东、广西等地带来显著的风雨天气。27日至30日,南方将经历新一轮强降水过程,黄淮南部、江淮、江汉、西南地区等地还将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气象专家提醒,21日至24日,强降雨集中在贵州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公众需要关注持续降雨或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乡积涝等灾害,远离气象灾害风险较高的地区;近期安徽黄山累计降雨量大,后期降雨叠加,请做好相关防范;华北、东北及内蒙古东部等地有降雨和强对流天气,请公众关注临近的预报、预警信息,尽量避免在强对流活跃时段外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