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片被誉为“天下粮仓”的中原大地,却在近两个月遭受了50年难遇的极端重旱。
持续的高温炙烤,导致耕地热裂、深河见底、水井枯竭,高达323万亩农田无法播种。
此时正当全年农作物种植承上启下的关键期,河南打响抗旱保灌战,举全省资源不遗余力保秋收。
终于,这片久旱的大地在近日等来天降甘霖。或许旱情的缓解仍需要时间,但希望已在滋润中萌芽。
对于每一个普通人,这场大旱,绝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灾难。要知道,这个全国游客眼中的文旅胜地,也是养活了大半个中国的产粮大省。直至今天,这片热土依然值得我们关注。
01
河南大旱,关系到每个人的饭碗
图源网络
河南大旱,不仅影响到农作物收成,更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与中国人的饭碗息息相关。
据统计,14亿中国人,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约70万吨粮食、9.8万吨油、192万吨菜、23万吨肉。
河南用中国1/16的耕地,种出了中国1/10的粮食。其中,小麦产量达到1/4,高居全国第一。可以说,中国每四个馒头里,就有一个产自河南。
不仅如此,河南还制作了全国80%的酸辣粉、70%的水饺、60%的汤圆、40%的方便面,衍生了思念、三全、白象等知名品牌。
国民度极高的双汇肉制品,更是家户喻晓。作为河南食品加工模式的典型代表,双汇同时消耗了当地的小麦和猪肉,打通了粮食种植、畜牧养殖和食品加工的上下游产业链。
可见,来自河南的农产品,在我们餐桌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如果旱情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就意味着国民赖以生存的口粮就无法得到保障。后果可想而知。
02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袁隆平院士 | 图源网络
“中国人口众多,但人均耕地面积少,中国人的饭碗要拿在自己手里,不要靠人家,18亿亩耕地红线要坚决保护,绝不能突破。”
这是袁隆平院士被广为流传的一段话。国外有学者曾发出质疑,认为中国要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来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是绝对不可能的。袁隆平院士耗费了毕生精力去实现“禾下乘凉梦”,不仅让中国人端牢了饭碗,更让杂交水稻走向全球,让世界上更多人都有饭吃。
当今时代,极端天气、资源枯竭、经济冲突、战争危机等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全球粮食安全。要端牢自己的饭碗,就要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管仲买鹿制楚的故事,就是对后世的警醒。这场粮食贸易战中,齐国高价收购楚鹿,同时低价向楚国倾销粮食。受利益趋势,楚国百姓开始辍耕捕鹿。无人务农的楚国,粮食无收成,进出口通道也被封锁了,最后不得不向齐国求和并承认其霸主地位。
因此,我们的粮食安全要靠自己保证,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如果依赖国际市场,等待我们的就只会是受制于人。
河南对粮食安全的贡献应该被更多人看见。稳住河南,我们的饭碗才能端得更牢,才不会轻易陷入被粮食供应卡脖子的生存困境。
03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首《悯农》,唤醒多少人的儿时记忆。从前背过的诗,早就深刻地告诉过我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吃的每一碗饭,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用汗水换来的。
都说“一斤麦子换不来一瓶矿泉水”。一亩地大概能产800~1200斤小麦,按一块钱一斤算,刨去种子、化肥、犁地、浇地、收割等费用,也只能赚三四百。
抗旱的农民 | 图源网络
在这场旱灾中,河南农民的浇地成本甚至高达两万以上。尽管种地不赚钱,他们依然默默坚守这18亿亩耕地红线,顶着40度的高温,没日没夜与旱情抗争到底。
他们是种粮人,是美好生活的守护者。正因为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和负重前行,才让我们免于粮食危机,安于吃饱喝足的岁月静好。
手有余粮心不慌,大家都买得起粮食,都吃得饱饭,我们的文化才能繁荣发展,老百姓才有更多的闲情逸致去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民以食为天,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远离饥荒的年代。感恩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致敬农田的守望者。
更多故事 :
拙见小助手↑
读完记得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