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向‘新’而行 五区共兴—人民网全媒体四川10城行”系列访谈

广安市委书记张彤:积极融入成渝双核引领带动的大格局 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省发展大局

人民网广安6月21日电 (记者李平、王波)近日,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指导的“向'新'而行 五区共兴—人民网全媒体四川10城行”调研采访活动走进广安市。

广安市委书记张彤接受了人民网专访,分享广安如何从“区域边缘”迈向“战略前沿”,从“川东一隅”变成“川渝焦点”,不断推动相关战略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安市景。广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记者:张书记您好!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5年,请问广安如何抢抓这一重大机遇,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张彤:广安是四川距离重庆中心城区最近的地级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区位特殊,4个县市22个乡镇与重庆区县接壤,渝广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济相融。如何接受重庆这样的超大城市和经济中心的辐射带动,一直以来是广安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将广安全域纳入,明确“支持广安市加快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着力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省委明确“支持广安跨省域深度融合发展和高水平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重大战略垂青、省委明确发展定位,广安从“区域边缘”迈向“战略前沿”,从“川东一隅”变成“川渝焦点”,区域位势极大跃升,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我们抢抓重大历史机遇,树立渝广“一盘棋”思维、“一体化”理念,把“同城融圈”作为首位战略,积极融入成渝双核引领带动的大格局,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省发展大局。

在协同机制上一体推进。依托川渝两省市多层级合作框架,用好省领导联系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广安融入重庆都市圈专项工作组机制,召开广安融入重庆都市圈专项工作组第二次会议,持续推进规划对接、政策衔接、制度链接,构建完善两地协同、省市联动的工作格局。

在基础设施上互联互通。打响“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会战,建设链接成渝、融通全国的“大通道”,畅通与周边地区的“融合路”。西渝高铁广安段加快建设,建成后到重庆中心城区约22分钟,实现融入重庆“半小时通勤圈”。近期,广安机场预可研报告获批,建成后可直飞国内主要城市,广安人民的“高铁梦”“机场梦”即将圆梦。广安至南充、渝北至广安、广安至涪陵至柳州铁路纳入相关规划,渝广同城大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这些项目打基础、利长远,未来一座“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的现代枢纽城市将徐徐展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广安市岳池县的科伦药业生产线。广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产业协作上深度嵌合。着眼融通全国统一大市场,聚焦在成渝地区有基础、有配套、有潜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建设成渝地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协作共兴基地。我们与成都共建“双飞地”生物医药产业园,岳池生产基地承接21户成都医药企业转化落地,已集聚化学原料药、医美化妆品及制剂等6大门类66户医药企业,其中全国百强医药企业9户,成为落实省委“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广安50%的工业配套重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耦合重庆万亿级产业集群,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70%的企业来自重庆,近90%的产品销往重庆。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畅销川渝大市场,正成为成渝地区特色消费品重要生产基地。广安粮油、生猪、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丰富,70%以上农副产品销往重庆,成为都市圈优质农产品保供基地。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禀赋,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联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广安60%的游客来自重庆,正成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川渝高竹新区。广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共建平台上成势见效。我们与重庆渝北区共建川渝高竹新区,建成区面积已拓展至6.5平方公里,累计入驻企业201户,投产企业89户,初步形成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产业集群,85%的企业配套重庆,60%的生产原料购于重庆,90%的产品销往重庆,为长安、长城等汽车整车企业配套。川渝高竹新区成为重庆两江新区配套产业园,创建成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与合川区、长寿区携手建设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与达州、垫江等毗邻地区联合建设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共同打造产业转移重要承载地和“两山理论”实践地。

在公共服务上共建共享。我们争取重庆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广安延伸,推进公共设施共建共享、政务服务联通互认、就业服务同城待遇、市场体系同标共建、城乡居民户口通迁、社会保险接轨衔接、社会治理联动协作,公共服务领域基本实现与重庆衔接同轨,311项“川渝通办”、262项“省内通办”、190项“跨省通办”事项全部落地,拓展实施31项“渝广通办”特色事项,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人民网记者:四川省委作出“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广安在“五区共兴”方面是如何贯彻落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安玖源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广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张彤:省委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紧扣四川省情实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统揽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广安经济体量小、底子薄、欠发达仍是基本市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特征明显,迫切需要加快缩小差距、奋力追赶跨越。

在这方面,我们一是推动经济量质齐升。坚持“加压奋进、量质齐升、聚力成势”工作取向,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建立经济运行常态调度、“挂图作战”抓项目等一整套机制,促进经济回升向好、进中提质。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排全省第8位,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排全省第4位。二是夯实产业发展支撑。产业是经济的基础和支柱,我们坚定实施“产业支撑”战略。优先做强工业,和邦、利尔、诚信、玖源“4个百亿”产业项目加快建设,“4+N”百亿产业项目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持续做优农业,突出建好天府粮仓、打造都市田园、推进城乡融合“三大目标”,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32.4万亩,岳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优异成绩通过中期绩效评估。坚定做活文旅,擦亮“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文旅靓丽新名片,今年“五一”期间,全市旅游景区游人如织、接待游客92.4万人次,特色文旅节会“火爆”出圈。三是做好城乡融合文章。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深化岳池县省级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开展岳池县、武胜县省级县城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新路径新机制。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广安·和美乡村,广安获评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市。四是深化开放扩大合作。广安作为四川唯一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抢抓东西部协作等机遇,与深圳合作共建广安(深圳)产业园、累计入驻比亚迪线束等项目79个,广安纳入深圳“20+8”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首批对口协作地区,成为川粤合作精彩样板;与浙江湖州共建南浔·广安产业园,成为新时代浙川东西部协作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安(深圳)产业园。广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记者: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支持广安深化改革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专项文件即将一周年,广安是如何落实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彤:省委省政府为广安量身定制并出台专项支持文件,赋予重大使命任务,支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快推动跨省域深度融合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内陆欠发达地区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之路。广安承关怀而奋进,把贯彻落实专项文件作为统揽广安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扛牢主体责任,全面动员部署、全域聚力成势、全程推动落实,以实干实绩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合格答卷。

我们一是站位全局进行系统谋划部署。召开市委全会专门部署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专项文件,对标实施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示范、区域协调共兴、要素保障提升、全域开放拓展、产业优化升级“五项行动”;把2024年明确为“改革深化年”,拓展推进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三项任务”,明确推动形成10个方面22项标志性成果,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可感可及,推动广安改革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作出示范。二是实行“挂图作战”抓改革。在市委深改委框架下成立专项工作组,下设“1个办公室+5项行动专班”常态运行,“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出台“改革深化年”行动方案,争取到省委改革办、省发改委联合出台支持政策清单和项目建设清单,以清单式批量授权方式下放部分经济管理权限,赋予广安更大改革自主权。三是推进重大改革见行见效。依托重大开放合作平台,搭建改革实化载体,扭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攻坚,以改革之力增强发展之势。川渝高竹新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初步形成8大类100项改革经验,新区开出的首张税票入选党的二十大“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成立的全国首个跨省税费征管服务中心等多项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以新区探索成果为蓝本制定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统计分算办法(试行)》在川渝跨省域合作共建园区推广,推动川渝协同立法、即将赋予新区行政主体资格。国家级广安经开区成功获得西南地区唯一农化园区、全省首批化工园区等“金字招牌”,新桥化工园区完成扩区调位。复制推广武胜县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试点成果,广安获批全省唯一整市推进破解农村承包地细碎化难题试点,试点范围拓展至全市4个县82个村(社区)。开展园区集成式政务服务改革试点,建成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武胜经开区省级示范政务服务中心,让企业少跑路、办事不出园区,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115所学校与成渝地区优质学校携手合作,广安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整体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督导评估的地级市,广安理工学院筹建纳入“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

人民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强调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请问广安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张彤:就广安而言,制造业是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底气所在。近年来,我们深入实施“产业支撑”战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了四川玄武岩制造业创新中心、医药孵化创新中心等一批产业创新平台,建成了四川最大的化工园区、四川最大的绿色原料药生产基地、川渝地区汽车制造业重要配套基地,制造业优势、科技创新叠加优势效应日益显现。

当前,我们聚焦国家战略与四川所需,结合广安所能,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广安传统制造业占比近7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盘。我们抢抓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窗口期,全覆盖诊断,一企一策细化方案,推动能改尽改、应换快换,正加快推进1.12万余台(套)设备更新、60户先行先试企业“智改数转”,促进降本增效提质扩绿发展。二是加快新兴产业破题。抢占新兴产业这一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找准向高攀登、向新求质主攻方向,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物制造、新材料、氢能等“新赛道”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面,推动“大小三电”关键零部件取得突破,围绕智能化、网联化、共性基础等领域发展细分赛道,加快壮大产业规模能级。生物制造方面,深化与成都研发基地协作,加强合成生物、AI制药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加快建设四川(广安)特色原料药中试基地,延链发展医药制剂、创新药,构建“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医药产业链。新材料方面,大力攻坚新型储能等细分领域,扩大玄武岩纤维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轻量化等领域应用场景。氢能方面,着力构建“制、运、储、用”完备产业链,拓展应用场景,全力参与“成渝氢走廊”建设。三是坚持科技创新赋能。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围绕产业图谱、产品图谱编制创新图谱,引导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草铵膦、玄武岩纤维、光刻胶等技术全国甚至全球领先。我们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推动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全覆盖建设研发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企业降低研发创新成本。四是聚力招商引资蓄势。把招商引资作为“关键一招”,成功招引川渝高竹新区氢能特种装备生产基地等新兴产业项目。我们将锚定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紧盯重庆、成都、深圳、浙江湖州、香港等重点协作地区,用好纳入深圳“20+8”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首批对口协作地区等机遇,借势借力招引龙头链主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