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央视国际频道的报道,国际智库“席勒研究所”近日在华盛顿的一场活动上,联合国前伊拉克首席武器核查员、美国海军陆战队前情报官斯科特·里特就中菲南海岛礁争端问题接受记者提问。他表示,美国从来没有将菲律宾当作是朋友,菲律宾只不过是美国的工具而已,当菲律宾已经不具备利用价值时,菲律宾就将被扔进垃圾桶。

除此之外,斯科特·里特还强调,菲律宾以为美国将菲律宾当作朋友,之前的乌克兰人也是这么想的,然而看看现在乌克兰人的遭遇,成千上万的人死亡。乌克兰从来不是美国的朋友,菲律宾当然也不是,因为真诚的朋友不会让对方陷入灾难之中。

他呼吁菲律宾与中国展开对话,因为中国不是菲律宾的敌人,反而是邻居和朋友,中国不想在南海进行一场战争,但美国却在将菲律宾推向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斯科特·里特说出上述一番话后,仅过去5天后,他的这一说法就得到了验证。

6月17日,中菲围绕仁爱礁爆发新一轮的冲突,该事件导致菲律宾多名海军特种部队成员受伤,并且一人断指。不去讨论这场冲突的结果,但从性质上来说,菲律宾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从和美国是共同利益者,转变为了美国的工具。

从宏观叙事上来说,这一过程可以说是相当漫长,经历了超过一年半的时间。从去年年初开始,中菲就围绕“坐滩”在仁爱礁军舰开始进行对峙冲突。在这个过程中,菲律宾小马科斯政府也多次表示,希望在经济发展上依靠中国,在安全上依靠美国,想要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左右逢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6月17日的仁爱礁冲突事件之后,菲律宾可以说将自己的退路给斩断了,接下来只剩下成为美国在南海发挥影响力的工具。之前菲律宾想要在中美之间“走钢丝”、“玩平衡”,我就说过,菲律宾在两个大国之间只有两个选择,要不明哲保身,表示两边都不站队;要不只能成为棋子,成为美国对南海施加影响力的跳板。

但菲律宾政府能力不大,野心不小,想要以棋手的身份操盘南海,在中美之间渔翁得利。结果已经看到了,在一场冲突之后,菲律宾将丧失对仁爱礁局势主导权的现状暴露无遗,同时也撕毁了中菲围绕南海岛礁争端所达成的相应协议和共识,接下来菲律宾将只能看着“坐滩”在仁爱礁的“马德雷山号”分崩离析。

而在中菲6月17日的冲突事件之后,小马科斯政府已经别无选择,因为小马科斯此前借助民族主义情绪,对南海问题大肆渲染,现在菲国内民调显示有70%的菲民众支持动武。小马科斯政府可以说退无可退,只能硬着头皮上,寄希望于美军,能够出动军事力量直接干预南海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马科斯

但是美国方面的反应,恰恰证明了斯科特·里特的话,美国只是在将菲律宾当作工具,用完了就丢。

在6月17日,中菲围绕仁爱礁爆发冲突之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菲律宾外长玛纳罗通了电话,布林肯在电话中的表态依旧是老一套,称中国破坏了南海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同时,布林肯不忘继续拿着《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安抚菲律宾,称这一条约依旧有效,美国对菲律宾的安全承诺坚如磐石。

但按照以往美国的说法,包括总统拜登、防长奥斯汀、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以及布林肯自己,都多次在不同场合就中菲南海岛礁争端表过态,称中国严重低估了中美在南海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任何导致菲律宾军方人员受伤或者死亡的事件,都可能触发《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菲两国

但很明显,现在的美国并没有打算执行这一条约的想法,以至于菲律宾政府也不得不通过民间渠道发声,化解尴尬,声称现在不是引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时候,因为菲律宾不想发动任何战争。

这完美证明了斯科特·里特的说法,菲律宾对美国来说只不过是工具性的存在,美国试图在南海挑动一场冲突,让菲律宾成为遏制中国的一种手段,以帮助美国在大国竞争中获得优势,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美国想借菲律宾遏制中国发展,本身就说明不想和中国爆发正面冲突,那又怎么会为了菲律宾的利益,和中国正面冲突?这在逻辑上就说不通,菲律宾政府对美国的幻想,最终也只能是幻想罢了。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菲律宾已被美国工具化,无退路的菲律宾未来很可能会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在南海挑衅我们,这点我们需要小心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