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2024年的电商年中大促已悄然收官,电商直播市场一片火热,与此同时,一则“带货主播大降薪,时薪低至20元”的消息,一时让带货主播成为关注焦点。

带货主播真的大降薪了么?导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厦门主播月入过万不是梦,个别时薪甚至高达150元,按照每天8小时、每月20天,月收入也可以轻松破两万。不过,光鲜的背后,主播们并不轻松,同样需要面对高流动性和激烈的行业竞争。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厦门扶持直播电商政策的不断落实,厦门主播“行情”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看收入月入一两万是常事

又是一年“618”,这一年中大促是每个电商平台都不会放过的机会,尤其对带货主播来说,年中大促就像是一场“半期考”。

高挑的身材、精致的妆容,虽然刚刚25岁,但菲菲已经是一个“老主播了”。“我是从疫情那年开始做主播的,刚开始面对镜头也会很尴尬,但播多了就顺手了。”菲菲是一个鞋服主播,她的工作就是在直播镜头前展现漂亮、时尚和活力,从而促成直播间的运动鞋服成交。

菲菲告诉导报记者,其实厦门的主播收入还可以,除了专职主播外,相当一部分人是兼职的,大多主播拿时薪,平均下来每小时100元左右,每次直播大约4小时,平均每天能播两场,月收入一两万是常事。

和菲菲不同,厦门理工学院毕业的陈艺帆,不仅自己做主播,还经营自己的抖音号“门下虫人”,以接地气的短视频传播闽南文化,目前已积累了67万的粉丝,其创作的短视频“戴口罩福星到”甚至创造了全网播放量过亿的不俗战绩,可谓是妥妥的厦门“大V”。

“我们2017年开始带货,刚开始是零食,比如日本小圆饼、无骨鸡爪,就是用价格吸引消费者,再用付费流量叠加来提升销量。”陈艺帆的公司在软件园三期,他既是老板也是主播,平时创作一些与闽南文化相关的短视频,同时也兼顾本地生活类的带货,比如自助餐、文旅产品和餐饮等。

陈艺帆告诉导报记者,在厦门,带货主播数量不少,岛内观音山一带以鞋服为主,岛外杏林湾、软件园三期则以美妆、食品居多。厦门主播平均月薪1.8万左右,最高时薪能有150元。

职友网统计也显示,截至今年6月,厦门抖音主播网红工资收入一般在1万元到1.5万元之间,年薪12万元到18万元,薪资水平今年基本与去年持平。

要求高 流动性大好主播更是难求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国内各大平台的短视频账号总数高达15.5亿个,有1508万人把直播当成主业,这意味着平均每100个主播中就有1人是职业主播。“厦门直播间非常多,主播的流动性也很大,好的主播大家都抢。”陈艺帆介绍说,按照带货品类的不同,直播间对主播的需求也不同,比如卖茶叶的,需要端庄大气,对茶叶知识有了解;卖服装的,就要身材高挑,瘦一点的;如果是卖食品则需要主播讨喜一点,胖一点也没关系。

除了硬件要求,主播还要口齿清晰、善于沟通,尤其要能在直播间与粉丝互动,要对商品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主播小叶最近就刚刚换了“东家”,她告诉导报记者,之前签了厦门一家食品公司,但因为自己就不喜欢那款产品,所以没法通过直播与粉丝产生共鸣,结果可想而知。

好的主播除了运营商争抢,自己也会常常“跳槽”找更大的舞台更高的薪资。比如菲菲,曾经为一个品牌的伞带货,但直播间业绩一直没啥起色,直播的时候压力很大,播了几次后她果断选择了放弃。“其实做主播压力也挺大的,主播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怎么与粉丝互动,怎么带动直播气氛,都需要主播的努力。”小叶直言,电商主播并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光鲜的镜头之下,想要播得好、卖得多,需要承受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压力。

小叶说,她每次上播前要提前约妆容造型师、和团队成员对商品,下播后还要复盘数据,直播期间基本不休息,有时候就算在20度的空调房里,依然会累的汗流浃背。还记得有一次做服装直播,一上午换了四五十套,回家后皮肤都过敏了,可是数据并不理想。

压力大 带货业绩普遍不如前几年

前不久,陈艺帆的“门下虫人”策划了一场“海底捞火锅节”直播,两天18个小时的直播,实现了1000多万元的成交额。去年全年,他的直播间共实现销售额1.4亿元。尽管成绩斐然,但他坦言,今年带货行情没有前两年好。

飞瓜数据也显示,今年“618”首场直播,某电商平台上,几大头部主播如广东夫妇、琦儿、潘雨润的成交额都出现了七八成的下滑。如今的直播电商,不会因为大促就特别火爆,相反直播带货已趋于平淡,普遍不如原来卖得好。

对主播来说,卖的货越来越少,薪酬自然就越低。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主播降薪去年就开始了,以前一个成熟的带货主播月入两三万元,现在竞争力大了,最多也就拿一万多,同时运营、直播中控等也降薪了,行业整体下降50%左右。

对此,菲菲认为,以前是80%的消费者,20%的主播,所以主播赚得不错,但现在这个比例反过来了。而与此同时,消费者通过主播下单趋于理性,对主播和直播间的要求也提升了不少。

幸运的是,厦门主播迎来了政策加持。日前,厦门市商务局印发新措施,明确到2026年,要在厦门打造20家以上直播电商基地;培育和引进50家以上直播电商服务机构;力争直播电商销售额年均增速10%,突破450亿元;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12%,突破3500亿元。“厦门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对直播间、对主播都是好事,不仅可以挖掘产业潜能,还能聚集行业人才,形成有影响力的聚集效应,运营商还能享受金融支持。”陈艺帆表示,经过前几年的淘洗,厦门主播质量已经提升不少,有了政策加持,上行的直播带货行情必然将继续向上。

据悉,直播电商已成为厦门电商发展新增长点。根据浪潮卓数大数据,今年1-5月,厦门直播场次超29万场,同比增长49.3%,实现网络零售额140.9亿元,同比增长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