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开采是个永恒的话题,我们都知道,我们所生存的地球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像生活所需的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都被视为不可再生资源总会被使用殆尽的一天,每个国家也都在为此不断努力。

《每日邮报》就曾报道过,美国有一家公司正在开发一种钻头,据说可以钻到地下2万米

如果成功的话,那地底下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可供人类使用,未来23亿年人们都不用再为能源发愁,这是真的可以实现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研发新型钻头应对能源危机

地热能纵然很吸引人,但是要想获得地下能源当然也不是简单的事情,首先就是钻头的事情。众所周知,要想获得地热能,首先就得挖井,但是随着挖掘工作越深入,那环境就会越恶劣,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就会越多。

首先需要面临的就是温度问题,曾有过相关数据显示,越接近地心100米,温度就会提升3摄氏度。当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增加的温度也不尽相同。唯一相同的点是:地下作为封闭的空间,温度的提升对于开采的工人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是地底的岩石非常坚硬,它们在地底下存在了几十亿年,也就导致它们的状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巨大的压强将它们的体积缩小的同时密度变得非常高,所以一般的钻头根本没有办法将其击碎。

但是,美国Quaise Energy公司开发的这款钻头,摒弃之前的金属钻头而是新的微波钻头,这种钻头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将坚硬的岩石震碎,这样的话岩石坚硬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他们工作人员在对外介绍时说道,新型的钻头由金属钻头和微波钻头合二为一,先是金属钻头正常工作,如果遇到难以击碎的岩石,金属钻头将暂时“休息”,微波钻头将利用自身优势将岩石震碎。并且表示如果真的研发成功,那钻到地下2万米是不成问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型钻头可实现度非常低

在美国研发出新型钻头之前,苏联就曾举全国之力尝试过开发地下资源,但由于当时的技术的局限性,并没有很大的突破,但是仍旧是当时世界上挖掘最深的记录保持着。

苏联在挖井时候遇到了诸多挑战,但是最关键的还是钻头的问题。苏联第一次挖掘失败的原因是钻杆被卡住,因此只进行到了7000米。不久后的第二次挖掘,在12066米的时候,钻头就因为岩石的坚硬而脱落。第三次好不容易突破了12066米的深度,但是在12262米的时候又是因为钻头的问题而结束。

苏联无可奈何只能选择放弃开采,这些经历也可以直接表明,地下的岩层坚固异常,举全国之力的苏联都无法将其轻易击碎。就算后面俄罗斯将油井打到了12354米,但依旧和20000米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美国这次的钻头是否真的可以达到20000米依旧很难说,当然我们也希望这个钻头可以实现,这样就可以缓解地球上的能源危机

只不过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依旧是困难重重,据说微波钻头已经融资4000万美元,看来大家对此都还是很感兴趣的。

地热能究竟是好是坏

随着地球资源的日益匮乏,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对于地热能的开发却有不同的意见。

他们觉得人们的如果盲目的开发地热能,将导致地球的热能减少,进而影响地球内部结构,无异于是一种自杀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实,地热是一种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但其实并不是像大家担心的那样用了之后就没有了。所谓的地热能就是地球的内核在自我衰变时产生的热量,再通过地幔的高温岩浆传至地壳而形成“地热能”。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地热能的特点就是可持续和可再生,而且就算你不用它,它也会消失、再生,形成循环。

所以我们完全不用担心地热被用光因此改变地球内部结构,对于地球来说,地热能更像是一个巨大的“绿色能源宝库”。

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众多的资源能源,但是依旧很重视地热能的开发,早在1970年,李四光就曾呼吁过大家注重地下能源的开发。

经过这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地热利用量已经占到全球的43.3%,这对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源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而且,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地球表面的资源已经越来越匮乏,要想继续发展,就不得不将视线转移到地热能之上,所以未来地热能的位置必然会越来越重要。

如果说开发地热能会成为未来的趋势之一,那钻头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就会很重要,所以势必未来会有很多的国家将精力放置于此。

而且,地热的开发对人类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利益的,如果这种新能源可以被利用,那世界能源的格局或将都被改变,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