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我们村的排前路修好了,再也不用担心出入不方便了。”仝村村民秦自军看着完工后平整的水泥路面,笑容满面,连连称赞。6月20日,走进郏县冢头镇仝村,新修的水泥路整齐划一,通往村里的家家户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昔日的仝村,虽然主干道畅通无阻,但是群众家门口的排前路还没有全部硬化,“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小的阻碍。仝村村民代表张国仁、张国显、张国昌等人来到村委会反映群众想修路的诉求,党支部书记张自军经过慎重考虑,下定决心组织群众筹资修路,他先是与包村干部、群众代表商议制定修路方案,组织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向村民发出捐款倡议书。

在村委会的号召下,村民自发筹资修路,全村村民齐心协力,唱响了“和美乡村”建设的合奏曲。“给我登记一下,我们家捐7000元”,“也给我记一下,我们捐3000元”……在外创业就业的有志人士、家里的种植大户、老党员、老干部、村里群众捐资修路热情高涨,纷纷踊跃捐款。在全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月余时间,便筹资捐款15万元。村委会将资金指定专人统一管理,成立监督小组,确保钱用在刀刃上。

仝村党支部书记张自军说,筹资修路过程中,大家的参与度都很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修路现场,随处可见村里的群众拿着铁锨,运送着泥沙,干得热火朝天。

据悉,今年4至5月,冢头镇仝村60多户群众共捐款15万余元,修筑排前路3条共600多米,安装路灯28盏。修路前期,所修路段涉及2户村民的房屋用地,工作推进有一定的难度。期间,仝村村干部通过基层议事协商机制,召集村民代表、党员开会统一思想,上门做思想工作,协调村民拆掉了原来的院墙。道路修好,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不便的问题,同时,群众自筹资金修路,也提高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同样在高刘庄村,修路也是群众最近热议的话题。村委会号召在外成功人士、乡贤和有能力的群众为家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筹资捐款一部分,村集体投入一部分,修筑主干道2000多米。

经过前期的路基整治、路面修整,6月20日上午,伴随着几辆工程车的隆隆声,大家顶着烈日,扛着锄头、耙子有条不紊的铺设沥青,崭新的柏油路徐徐地展现在眼前。

自发修路,看似平常,却是冢头镇以党建引领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充分展现了村民自治内生动力,形成民事民说、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近年来,冢头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聚民意、惠民生,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党员干部谋划在前,实干担当,全面推进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努力打造平坦通畅的路域环境。

“冢头镇将持续探索‘党建引领、党群连心’的新路子,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践载体,围绕群众所关心的问题,把工作做实做细,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冢头镇党委书记李磊说。(郏县县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张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