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空军司令的儿子米里拜尔,从1976年开始无偿资助中国学生留学,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自己所资助过的学生,学成后必须回中国!
“我可以送你们去法国留学,也可以把我的房子给你们住,但我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学成后必须回到中国!”
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某一处广场的草坪上,有一个外国人的雕像,往来行走的学生每次经过都忍不住驻足,想将他的面庞记得更清楚些。
米里拜尔来自法国,他的家庭背景十分传奇,祖父和父亲都是法国空军的核心人物,可是他却远赴大洋之外的中国,来当起了大学教授。
米里拜尔作为家中的小辈,其成长的环境十分优渥,在战乱比较严重的年代,他从来没有因为吃喝而为难。
不仅如此,他在小时候便读了很多种类的书,每次遇到感兴趣的,都要向他的家教老师请教,老师发现他最喜欢的是历史书籍。
上学后,家中对他的教育也很严格,加上自己本身就爱好学习,所以他的成绩一直比较优异,特别是历史,深得老师的器重和喜爱。
到了大学,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历史学专业,对此家中也没有反对他,虽然他们对小辈教育严苛,但那只是为了让他们走对路,而不是对他们的选择横加干涉。
历史学专业除了研究法国本土的历史,也要研究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在对各国历史的学习之中,米里拜尔逐渐开始喜欢上一些他并未到达过的国家。
米里拜尔想:“想要读好历史这本书,不如开启一场旅行。”于是他便启程,亲自去感受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文化。
当他把学习的足迹踏入到西方各个国家后,他想来中国看一看,毕竟它的历史实在太过于悠久,一个朝代的历史就能写一本厚厚的书,既古老又神秘。
没有犹豫,他收拾了一些行李,带上自己曾经读过的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朝着心中最想去的地方出发。
当时的中国处于刚建国不久的时期,面对身份背景如此敏感的米里拜尔,中国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入境排查。
当他排除万难来到中国后,首先来到了陕西,随着他的脚步经过西安的每个角落,他才发现,自己对于中国的历史了解的还是太少,可以说,书上的那些只是皮毛。
为了留在这里,他申请成为了西安外国语大学的一名老师,他主要为同学们讲解各国的历史,因为他见多识广,讲课风格也独树一帜,很多学生都喜欢听他的课。
他在讲解各国历史课程的过程中,发现坐在教室里的学生都很渴望能学到知识,早日为国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于是米里拜尔做了一个造福千秋万代的决定,那便是资助中国学生去法国留学,让他们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以及学习到更丰富的知识。
虽然资助上学是免费的,但却不是无条件,他要求这些学生留学回来以后,必须回到中国建设祖国,不能留在大洋之外的国家。
而米里拜尔之所以会提出这个要求,是因为他对中国深深的喜爱之情,他为中国历史中那些不曾放弃,不言失败的人深深感动,更是被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杰出的人才、不屈的事迹所震撼。
他在教学时,不仅不要学校的工资,从法国回来的时候,还经常给学校带回来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
米里拜尔从 1976 年开始资助学生, 在他资助的这些年里,共有 70 名学生外出留学,并且回国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
为了彰显对米里拜尔的尊敬以及感谢,他所任职的学校专门找人做了一个雕像,希望学生们能够永远记得这位推进中国建设的优秀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