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122.3万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41.8万例。

看到这样的数据后,我不禁联想到了自己行医十年的时间里遇到的艾滋病感染者,我相信作为内科医生,很多人应该都遇到过艾滋病感染者,因为艾滋病并没有典型的症状,艾滋病引起的症状形形色色,有些艾滋病感染者会出现腹泻的症状,误认为自己得了急性肠胃炎,有些艾滋病感染者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误认为自己得了淋巴瘤,有些艾滋病感染者则是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

单凭症状,很多时候的确很难判断到底是不是艾滋病感染。

这让我想起了一年之前,我遇到的一名艾滋病感染者,那是一名中年男性患者,主诉是咳嗽发热一周,用他的话说,一周的时间里,反复咳嗽和发热,吃了不少的抗生素都无济于事,去医院做了两次胸片检查,有的认为是肺炎,有的认为是肺结核,当然,有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但被患者拒绝了。

患者拒绝的原因很简单,觉得自己没那么严重,吃点药就能好,不需要住院。

结果呢,直到症状越来越严重,这才引起重视,我接诊他的时候,因为持续一周的咳嗽和发热,已经让他非常萎靡不振了,他嘴唇干裂,眼神无精打采,说话明显虚弱无力,由于发热,面色潮红。

护士告诉我,他的体温高达40摄氏度,那时我在急诊科工作,通过查看患者的胸片,我认为是肺结核的可能性更大,但是缺少细菌结果,如果痰里能找到抗酸杆菌,那就100%明确了。

在我的建议下,患者同意做一个痰的检测,一测,真发现了大问题,抗酸杆菌阳性,患者被确诊为肺结核,肺结核肺结核,也常被称为“肺痨”,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的传染性呼吸系统病症。该病主要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部位形成病灶。

鲁迅曾在小说《药》里说的封建社会,人们用人血馒头来治疗痨病,这里的痨病其实就是指肺结核。

使用一般的抗生素,肯定是拿肺结核无可奈何的,所以这名中年患者虽然吃了不少的抗生素,但症状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不过,那时我并不知道他是一名艾滋病感染者,只是开了住院证,收进了感染内科。

后来感染内科医生打电话告诉我,住院后通过抽血检查,确认这名患者不仅感染了肺结核,还是一名艾滋病感染者。

的确,人只有在免疫力下降的时候,才更易罹患肺结核,此病易感人群包括免疫力较低的老年人、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尘肺患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

虽然这名患者住院后被明确了病因,但我总结了一下,认为自己还是有几点没做好。

第一,没有仔细询问病史,在急诊科工作,实在太忙了,所以总有疏忽的时候,但这不是借口,不能说在急诊工作就不需要细致了,其实,如果仔细询问这名患者,很容易发现他有不洁性生活史。

这名中年患者是一名长途货运司机,为了生计长年在外奔波,一年到头只是过年才回家一次,他虽然有妻子,但妻子照顾家庭,所以两个人一年都难得见上几次面,由于长期与妻子分离,这名司机为了解决生理需求,经常会出入红灯区,并且发生过没有安全措施的高危性行为。

他向医生坦白:高危行为后,不该有侥幸心理。

如果当时问出这么一个情况出来,也许就能朝HIV这方面考虑。

事实上,冶游史是每个医生都必须要询问的,只是有些医生忽视了对这个病史的询问,也有的医生认为,有些患者,特别是女患者,你问别人有没有冶游史,好像是在刺探别人隐私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发现肺结核,不是终点

其实,做医生考虑事情应该更全面一点,这样一个中年人,其实平时身体还是不错的,从来没有住过院,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罹患肺结核,说明免疫力下降了,为什么免疫力会下降呢?

肺结核和真菌一样,都是在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才更易趁机兴风作浪,问题是,免疫力为什么下降呢?

肺结核的易感人群包括免疫力较低的老年人、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尘肺患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

大家可以看到,其中就包括艾滋病感染。

过去,我认为年轻人出现肺结核,还是要警惕艾滋病,但现在中老年人都要警惕。中疾控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吕繁及其团队对2010-2022年中国50岁以上和50岁以下艾滋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

吕繁及其团队发现,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50 岁及以上人群同样存在高风险行为,导致该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中国近年来50岁及以上人群的HIV/AIDS检出率已经超过了15-49岁年龄组的检出率。在中国,15-49岁HIV/AIDS新报告病例数量从2010年的51,436增加到2022年的55,397,而50岁及以上人群从2010年的11,751增加到2022年的51,856,翻了4.4倍以上。

近些年,老年人的艾滋病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了艾滋病发病中一个新的现象。

很多人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老年人同样有生理需求,很多老年人无法从配偶那里获得满足感,或是丧偶,他们就会铤而走险,选择高危性行为。

所以,目前对于中老年人确诊肺结核,也一定要警惕艾滋病的可能,不仅要询问有无冶游史,还要进行HIV筛查。

第三,预防艾滋病,降低艾滋病发病率,需要全社会参与

现在很多人谈艾色变,他们不愿意去谈,觉得谈艾是羞耻的,这是完全错误的。

整个社会缺少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那么就会导致它的发病率继续升高。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医生对艾滋病越来越关注,很多患者住院,艾滋病是常规要筛查的,所以更多的艾滋病感染者被发现。

但是不能说患者只有住院才去查,作为急诊科或门诊医生,同样要高度重视,不能说患者自己要求查才去查,碰到可疑的应该做好患者工作,该查的也要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