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世的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干女儿,被称为“红色公主”,她不仅长相漂亮,还博才多学,但她的命运是坎坷的,1968年被关进监狱后,遭受了惨无人道的精神与肉体的摧残,据同狱人描述,她去世时尸体遍体鳞伤,惨不忍睹。造成孙维世如此悲惨结局的,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江青,另一个是林彪的妻子叶群。那么孙维世与江青、叶群之间有怎样的过节?她们为何会如此狠毒?

孙维世的父亲是孙炳文,1922年赴德留学期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回到国内,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孙炳文从上海前往武汉时,不幸被捕,在敌人的引诱面前不为所动,面对敌人的酷刑无所畏惧,最终惨遭杀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炳文离世,没有动摇妻子任锐坚持革命的心,在如此熏陶下,孙维世从小就受到了革命的影响,深知共产党是拯救贫苦人民的,因此虽然跟随母亲饱经风霜,一路颠簸,但她没有丝毫抱怨。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孙维世随逃难的人群来到武汉,找到驻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表明自己的希冀,渴望去延安,但是办事处的同志见她年纪小,便没有批准她的请求。孙维世站在门口,泪水潸潸而下,痛哭起来。

中午时分,周恩来返回办事处,看到一个小姑娘伤心地哭泣,便上前询问,一番交谈之后,才知她正是孙炳文的遗孤,不禁大为感慨,想起十多年前,自己与孙炳文商谈要事,不大点的孙维世站在门口放哨的场景,不禁唏嘘不已。

不久,周恩来就委托邓颖超将孙维世带去延安,并给任锐写去书信,表示愿意收孙维世为干女儿,任锐高兴地同意了。周恩来和邓颖超常常给孙维世写信,鼓励她认真学习,孙维世从他们的身上,体会到了父母给予的关爱,每当有机会见面时,“一家人”充满了革命家庭的天伦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之前,1935年时,孙维世和任锐来到上海,虽在战乱年代,但任锐希望女儿能去学校读书,学习知识,孙维世却表示自己想学艺术表演,于是任锐委托地下党的同志,将孙维世送到天一影片公司东方话剧社学习,孙维世因此有机会见到许多知名演员、导演。

江青那时候叫蓝萍,给孙维世讲过课,她来时,手里面拿着许多自己的照片,上面还有她的亲笔签名,给在场的同学每人发了一张。这时候的孙维世,或许做梦都不会想到,这个叫“蓝萍”的人,会成为自己命运的恶魔,彼时她们的交集并不深,但在孙维世心中,一直以来,对江青的印象都不太好,因为她的“新闻”太多了。

天一影片公司的电影在南洋有些影响,曾希望孙维世去南洋发展,但是任锐不同意,这一决定也悄然改变了孙维世的人生轨迹。孙维世和江青来延安的时间差不多,她们在抗大是同一期的学生,还共同登台演出过《血祭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青在鲁迅艺术学院做女生生活指导员,大家都不怎么喜欢她,经常在她背后议论她的绯闻。有时大家在窑洞里聊得正开心,江青突然进来了,大家顿时都不说话了,江青站在原地,也没有人搭理她,于是江青生气了,说道:“不理老子,老子走!”江青刚走,窑洞里又传来了大家的欢声笑语。

起初,江青对孙维世十分客气,因为孙维世是周恩来的干女儿,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江青想通过孙维世认识周恩来,但是孙维世认为江青人品不太好,打心底里看不上她,有时江青约孙维世出门游玩,孙维世也不同意。1946年,孙维世从苏联回国,此时江青已经嫁给了毛主席,二人再次见面,江青已经少了当年的“恭维”,只是信誓旦旦地说道:“你是周副主席的女儿,我是主席的人,以后要好好团结。”

1939年夏,周恩来骑马去中央党校作报告,途中发生意外,不慎从马背上摔了下来,造成右臂严重骨折,于是中共中央决定送周恩来去苏联就医,由邓颖超陪同,孙维世一同前往。一天,周恩来说起去苏联的事,一旁的孙维世高兴地说:“爸爸、妈妈,毛主席批准我跟你们一起去苏联了,可以见到斯大林,去莫斯科红场,还要去莫斯科小剧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喜剧学校,可以看好多好多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正处于苏联的卫国战争期间,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有些同志对烈士的后代给予关心,但是孙维世从不搞特殊,说道:“毛主席派我来学习,不仅要学习专业的技术,还要向苏联人民学习反法西斯的革命斗争精神。”孙维世吃着和普通公民一样的口粮,还参加医院的救护工作,去工厂做义务劳动。

孙维世和叶群的矛盾起源于林彪。1938年3月1日拂晓,取得平型关大捷后,林彪骑着战马,穿着军大衣西渡黄河,奔赴延安。途径山西隰县时,阎锡山的十九军哨兵透过重重迷雾,以为是日本军官,便下令开枪,林彪的胸膛挨了一枪,伤了脊神经。不久,林彪在妻子张梅的陪同下去了苏联治疗,从而认识了孙维世。

林彪的第一任妻子叫汪静宜。这段婚姻是父母之命,并未得到林彪的认同,林彪真正的感情经历是在革命军队中开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受孙中山黄埔军校的启发,毛主席在延安成立了“西北红军抗日大学”,为我军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那一年,林彪28岁,担任抗大的校长。彼时,延安作为革命圣地,聚集了全国优秀青年,大家常常在一起搞文艺活动,并邀请党中央的各位领导人参加。

林彪个头不高,身材也不算魁梧,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与“浪漫”二字不沾一点边,但他有着“常胜将军”的美誉,因此吸引了不少女孩子的关注。面对姑娘们或热情或温柔的目光,正值青春年华的林彪也渴望一段爱情,她选择了乐观开朗的陕北姑娘张梅。

起初,他们的婚姻还算幸福,爱情的蜜月期遮盖了性格上的冲突,一年后,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林彪受伤后,考虑到延安的医疗条件有限,党中央便批准他前往苏联治病,由张梅陪同。在苏联,林彪夫妇受到了热情的招待,他们住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幢舒适的房子里,多年戎马,林彪终于享受到短暂的生活恬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安定下来的林彪和张梅,性格中的冲突日益显现出来。张梅生性活泼,喜欢社交,林彪性格孤僻,没有其他爱好,而林彪又是一个“夫权”很重的人,他不爱出门,也不允许张梅出门,张梅就像一只失去自由的小鸟,在苏联的这段时光,宛如在坐牢,这也直接影响到夫妻二人的感情。

旅苏的人中,有不少领导人的孩子,譬如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朱德的女儿朱敏,节假日或者周末,他们喜欢开讨论会或者文艺活动,正在养病的林彪,成为他们被邀请的对象。年轻人喜欢听林彪讲革命故事,林彪给大家讲井冈山、长征、平型关大捷。林彪在夫妻关系中受挫,此时看着这群年轻开朗的年轻人,心中不禁被感染了。

众人之中,林彪注意到了孙维世。孙维世漂亮、文静、有教养,这是张梅所不具备的,日子久了,相处得多了,林彪心中萌生了爱慕。以后,每当有人邀请林彪参加活动时,林彪总会问:“大家都去吗?”其实他所关心的是孙维世去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性格再内向的人,只要产生了感情,就会忍不住表露出来。有一天,林彪给孙维世打去电话,邀请她来家里玩,孙维世没有想太多便答应了。林彪是人人敬仰的“常胜将军”,而孙维世与张梅的关系也很好,既然如此,又何来拒绝之理呢?

林彪热情款待孙维世,还带她到大街上吃晚饭,看着孙维世可爱的样子,林彪下定决心:今晚一定要表明心意。林彪试探性地询问:“维世,你今年多大了?”孙维世说:“我1921年的,你看我多大。”林彪自言自语道:“快20了。”顿了顿,续道:“你想家吗?”孙维世坦言,自己已经没有个人的小家了,但是有革命的大家。

林彪抛出一枚“炸弹”:“那你准备什么时候成家?”面对林彪的提问,孙维世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眼前这个将军怎么突然关心起了自己的个人问题?疑惑归疑惑,孙维世还是表明了自己的想法:“等革命胜利了!”林彪有点震惊,谁知道革命什么时候胜利?也许要很久,兴许到时候孙维世都变成“老太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色的映衬下,孙维世显得更加美丽,终于,林彪说道:“维世,你知道吗,我一直喜欢你,不,是非常爱你,我希望能和你结婚。”孙维世闻言,震惊异常,当即说道:“你不是已经结婚了吗?”林彪说起心中的苦恼,他与张梅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深了,并且准备离婚。

孙维世看到了林彪的真诚,但对于突如其来的求爱,她没有一点思想准备,顿时茫然无措。看着孙维世为难的样子,林彪说:“这是人生大事,不必马上回答我,我愿意等你的回复。”

谈话之后,孙维世思考良久,还是决定拒绝林彪。自古以来,美女爱英雄,孙维世对林彪也绝非全无好感,她很有志气,热爱艺术,希望在艺术上有所作为,实在不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全部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而且就婚姻而言,她更愿意嫁给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思想坚定之后,孙维世便很少再与林彪说话了,但林彪一如既往关心着孙维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2年,林彪从苏联回国,临行前,他再次找到孙维世,想做最后一番努力:“维世,我过几天就要回国了,你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吗?”孙维世说:“希望不断听到你的捷报。”林彪知道孙维世故意扯开话题,于是直截了当地说:“我和张梅已经离婚了,你是我一生遇到的最美的姑娘,你和我一起回国吧!”

对于林彪的步步紧逼,孙维世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她以“学业”为由,拒绝了林彪的回国邀请,林彪也不好反驳,只能说:“那你在这里学习,我等你!”孙维世忙说自己还要学四年,万万不可浪费时间,林彪却信誓旦旦地说:“四年又算得了什么呢?”

回国后的第二年,林彪和叶群结婚了。

1946年,孙维世回到延安,向毛主席、周总理汇报苏联学习的情况,之后参加了土地改革,解放战争期间,她随部队一路转战,还参加了解放太原的战役,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出色地宣传了党的政策。孙维世将自己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1949年12月,毛主席与斯大林会谈,孙维世担任翻译组组长,深得表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维世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但她的专业还是戏剧,在此后的十余年中,她导演了许多欧洲名著,均大获成功,并成功翻译和导演了苏联话剧《小白兔》,成为新中国儿童戏剧的开荒者之一。与此同时,孙维世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为话剧艺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新中国的话剧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孙维世真心配得上“才华横溢”四个字。

但是十年浩劫开始后,江青就迫不及待地找孙维世“算账”了。对于自己的命运,孙维世或许已经有了预感,1966年的冬天,孙维世对她的六姨任均说:“江青出来对大家非常不利,而且她知道我讨厌她。”江青针对孙维世并不仅仅是因为过往的恩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孙维世是周总理的干女儿。

江青和叶群做了一笔交易:你有仇人我保证帮你除掉,我的仇人也请你帮我除掉。江青说:“现在,孙维世是我的仇人!”叶群听闻,冷笑一声:“她是我的情敌!”这么多年的隐忍,现在终于有机会“报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6年的9月,孙维世在苏联完成学业后,乘坐火车回到国内,途经哈尔滨时,她专程下车去看望了身在东北的林彪。看着孙维世来到,林彪欣喜万分,连忙备了丰盛的晚宴,热情款待。

这一年,孙维世25岁,风姿绰约,光彩照人,叶群虽然也是二十多岁,但身材已然变得臃肿,脸色蜡黄,二人坐在一起对比,差距显而易见。当林彪得知孙维世依然单身,不禁生起了闷气,不吃一口菜。

叶群自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委,当即给林彪夹了一块鹿肉,没想到这一爱心的举动,引起了林彪的反感,他沉着脸说:“我又不是没长手!”叶群感到万分尴尬,结婚以来,林彪从未让她如此难堪,而孙维世已经猜到了其中的端倪,吃了几口饭,连忙告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连几天,林彪都茶不思饭不想,叶群看在眼里,很是着急,心想丈夫一定是有心事,但又不敢询问。之后,叶群从别人口中打听到,林彪在苏联养病时追求过孙维世。原来林彪的一反常态源于此,自此,叶群对孙维世怀恨在心。

孙维世成为叶群家中的“大忌”,叶群不仅不允许孩子在家提孙维世的名字,还不允许他们看甚至谈论孙维世出演的话剧,她唯恐因此引起林彪对孙维世的怀念。

1968年3月1日,孙维世被扣上“苏修特务”的罪名,关进北京公安局看守所,经历了严厉的酷刑,她的性格和她的父亲孙炳文一样,宁折不弯,坚贞不屈,她宁可死,也不低头,也不会乱咬一句。

关于孙维世的“材料”,实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份文件曾交到周恩来的手中,周恩来同意批捕,孙维世去世后,当邓颖超谈起此事时,说道:“当时想,放在里面或许比在外面更安全。”谁能想到江青不按“套路”出牌,直接将孙维世害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叫人愤慨的是,直到孙维世去世五年,家属才收到她正式的死亡通知,没有人见到过孙维世的遗体,真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啊!周恩来和邓颖超曾索要孙维世的骨灰,但得到的答复是:已经处理了。任均曾说:“大概是当垃圾扔掉了吧!”

孙维世去世的时间是1968年10月14日,九年之后,她的名誉才得以恢复,她的遗像放进了八宝山公墓,至此,“红色公主”终于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