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之于宋庆龄来说,她说:“ 能与他结婚,即使第二天死去亦不后悔。”

而宋庆龄至于孙中山先生来说,他写下:“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

他们“教科书”般的爱情,被世人所铭记,忠贞,大爱。

世人皆知,风雨飘摇中,相伴十年,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份爱情,是宋庆龄主动追求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爱情,常人看来,定然是生死相依,然而宋庆龄在生命的最后,却留下了“不与孙中山先生葬在一起,我答应过‘李姐’了”的遗嘱。

宋庆龄为何不与孙中山葬在一起?答应过“李姐”什么?“李姐”又是何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庆龄大胆追爱

对宋庆龄来说,能与孙中山先生在一起,大概是有一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味在其中的。

父亲宋嘉树是孙中山先生是挚友,更是有着共同革命理想的同志。

从小在父亲先进革命思想的浸润下,在她的认知里,敢于革命,能够革命,擅于革命的人,总是带着光环的,比如孙中山先生,对于孙中山的崇拜,宋庆龄从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1913年,已经大学毕业的宋庆龄,被父亲派往日本横滨,参加革命,而此时的孙中山,也正横滨进行着革命事业。

巧合的是,孙中山先生当时的秘书宋庆龄的姐姐宋霭龄准备结婚了,所以秘书的位置就空了下来,宋庆龄便欣然走上了与孙中山先生并肩作战的道路,成为了孙中山的秘书。

朝夕相处中,他们相爱了。

可在宋嘉树看来,这是极其不匹配的两个人。

况且孙中山还有一段名存实亡的婚姻,他的原配妻子卢慕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婚姻宋嘉树是清楚的,对孙中山来说之所以难以维系下去,就是因为卢慕贞对革命之事一无所知,只有着传统女子的三从四德。

可孙中山需要的是一个能在事业上与他同频的人,很显然,那个人不会时候卢慕贞。

这样复杂的家庭关系,宋嘉树担心女儿会受委屈。

于是百般的劝解女儿,又百般的阻碍,都没能阻挡他们海啸般汹涌的爱意。

为了能与爱的人在一起,她愿意与全世界为敌,哪怕是自己的父母反对,她也不顾。

宋嘉树见女儿已经铁了心,根本劝说不动,只能采取强硬手段,以母亲病重为由,骗她回国,回来货后,便将她锁在了房内。

这世间,唯有相爱可抵万难。

思念成疾的宋庆龄,与家里的保姆串通好,趁着父母不在的时候,从窗户跳了下去,不顾一切的奔向了远在日本的孙中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所有人的质疑声中,1915年10月25日,写下相伴一生的契约,他们结婚了。

追着女儿而来的宋嘉树,得知二人已经结婚了,既木已成舟,便也再无可说了。

补上了女儿的嫁妆,只说了“女儿不懂规矩,以后就托付于你了,望千万关照”

再后来,十年的风风雨雨,他们的爱情与革命,早已经融为一体,遇见任何困难,都是二人携手同行。

孙中山先生为革命南征北战,与封建做斗争,为革命事业披荆斩棘,领导了著名的“五四运动”等等,庆幸的是,这一切艰难的斗争中,都有宋庆龄与他并肩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2年,孙中山先生身处险境,怀有身孕的宋庆龄,执意先护送孙中山离开。

“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可以没有你”,坚决让手下强行送走了孙中山先生。

至于她自己,则拿出当年结婚时,孙中山送她的一把手枪。

拿出这把枪,就说明做好了战死的准备,因为二十颗子弹,十九颗是给敌人的,最后一颗是自己的。

幸运的是在那次危难中,成功脱险,却也因为那次,宋庆龄再没有怀孕。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的病情已经不可控了,一息尚存之际,不停的交代着身边的人,无关于其他,只有照顾好孙夫人,自己所有的遗产,也都交付给妻子,宋庆龄。

自始至终,他的一切,都交予了他最爱的人,交代妥善之后,第二天,便去世了。

故事到这里,既是这至死不渝的爱,生时相伴,死后又因何不愿相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李姐为知己

宋庆龄曾在给自己秘书写过的信件中交代过:“当年,我答应了李姐,要把她葬在我父母的身边,若有一天我走了,我也是要回到那里去的”。

对宋庆龄来说,“李姐”李燕娥,这个陪伴了她53年的保姆,姐妹,知己,同样珍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李燕娥本是苦命之人,自小父母在死在了出海的船上,虽然由叔父抚养,可这叔父却未能当她为亲女儿对待,十六岁便给许配了一个吊儿郎当的社会混混。

婚后的李燕娥经常遭到丈夫的打骂,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下定决心逃走,逃到了上海,投奔了曾经的同乡谭妈。

得知李燕娥遭遇的谭妈,心中满是同情,谭妈曾经是宋庆龄家中的保姆,知道这家人很好,于是介绍了李燕娥到宋庆龄家。

李燕娥的身世,宋庆龄听了之落泪,知其不幸,心生同情,便把李燕娥留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为自己流泪的宋庆龄,李燕娥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温暖,也便许下了服侍宋庆龄一辈子,终身不嫁的承诺。

在宋家做保姆的日子,李燕娥从未想过,自己会被当成家人一般的对待。

更是从未见过,保姆能和主人在同一个桌子上吃饭,而且还让自己做在主位上,因为在宋庆龄的眼里,已经把她当做姐妹,姐妹之间吃饭,根本部分主次作为。

细心的宋庆龄还发现了李燕娥睡觉的床太小,偏胖的李姐睡起来翻身很不舒服,于是特意找人为她定制了一张更大的床。

包括每天的饭菜,她会让李姐买她自己爱吃的,每次都会多给钱,让她自己随意支配。

在北京居住的日子,宋庆龄格外思念李姐,她深知这份思念一定是相互的,为了解李姐对自己的思念之苦,宋庆龄总是会寄上自己的照片给她,每次也都会顺便放在信封里一些钱,嘱咐她好好照顾自己。

当李燕娥因病住院时,宋庆龄无法忍受心中的焦急,连夜坐车赶回上海,到医院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已经年近古稀的李燕娥,这次病的更重了,得知上海的医院都已经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后,立即安排接到北京医治。

可遗憾的是,北京的医生也只能连连叹息,束手无策。

宋庆龄只能接受这一切的发生,犹如当年接受丈夫的离开一样。

她把工作尽可能的安排给他人,她要留更多的时间给李燕娥,这个已经陪伴她53年的知己。

在李燕娥人生余下时光里,每天都有宋庆龄的陪伴,看东升西落的太阳,看五彩缤纷的花草,聊着过往,说着知心的话,痛苦的疾病,因为宋庆龄的陪伴,少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陪伴李燕娥的时候,宋庆龄的脸上总是笑意盈盈,而每当李燕娥睡着,她独自回到家中时,总是在给友人写的书信中,提到即将面对李燕娥的离开,心中的痛苦。

而对李燕娥来说,又何尝放得下宋庆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庆龄临终信守承诺

1981年2月,医院终究还是传来了李燕娥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的宋庆龄,捧着她的骨灰盒,轻轻吻了上去。

那时的宋庆龄,也已经身患疾病,身体极度虚弱,强撑着抱着李燕娥的骨灰盒,乘车回到了上海。

因为她要让李姐入土为安。

至于很多人不解,为何不送回李燕娥老家,广东中山,后来宋庆玲的秘书解答了这个谜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宋庆龄曾经写给秘书的信中,就蹭说过,她早已经答应了李姐,会把她葬在自己父母身边,等到自己归去的时候,也会埋在那里。

所以,这是宋庆龄与李燕娥的约定,最终,宋庆龄还是遵守了。

三个月后,宋庆龄彻底完成了这个承诺。

孙中山先生,是宋庆龄漫长人生中的一束光,曾经照亮过她,温暖过她,但李燕娥,却是她日日可见的太阳,日日陪伴,温暖,携手走过的,是漫长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