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潮流中,人的存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动力。不同的人在历史中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而每一个人的出现既是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群体中的一份子而发挥作用。与其说是英雄造时势,不如说是时势造英雄。面对新中国成立时的一清二白,这时就需要一个人站出来,扛着历史的重任,发挥他独有的魅力。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就是以工业成就而跻身于中国政坛的倪志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3年,他出生于江苏川沙(现如今的上海浦东新区)。当时社会局势复杂、国家混乱,要想在那个环境下生存下来,要说没点本事,那是不可能的,倪志福从小机灵懂事、思维灵活,更是有一股子坚韧不拔的毅力。直到新中国成立,17岁的他踏入上海德泰模型工场,这种精神才正式得以体现。在这段学徒经历中,他工作积极、勤奋刻苦,对待问题锲而不舍。正值国家迫切需要一批技术工人来带动国家进步,倪志福积极报名参加,最终被选入上海第四机械制造训练班学习。在这期间的理论学习,让他对机械行业充满了兴趣,这也为他以后的突出贡献打下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3年6月,完成学业的他被分配到国营六一八厂(北京永定机械厂)五车间当钳工。在这里面,他深刻认识人的效率实在低下,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必须研制高端技术,用机械手段来代替人的体力劳动,真正做到做到“一力降十会”的效果。同年,他反复试验研究,发明了高效、长寿、优质(加工精度高)的“三尖七刃”钻头,解决了在生产中钻孔效率低的关键难题,其应用先进性响彻全世界。1958年10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出于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追求,他根据当时的社会需求,致力于将钻头更适用于多种材质和多种加工方式。基于原有发明,并得到永定机械厂领导、同事和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科技人员的支持,倪志福的钻头研发趋于成熟,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工业生产。尽管此技术由于时代的原因,并未申请专利就已经在全世界流传,但在1986年,它还是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金质奖章和证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年的特殊时期,年仅33岁的倪志福不可避免地卷入到造反的工人运动中。直到1967年的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倪志福凭借在工业中的威望被众人一举推上政坛,至此他的工人生涯暂告一段落。

在1969年的中共“九大”上,他进入了中央委员会;而1973年召开的中共“十大”上,他更与王洪文、陈永贵一道,进入了政治局,当上了政治局候补委员,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时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上海市革委会第一副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政治动荡和时代巨变之时,他坚守党员的身份原则,与上海其余领导人,坚决贯彻华国锋、李先念和叶剑英同志相关部署要求,争分夺秒地开展相关工作,及时粉碎了“四人帮”在上海的亲信、企图发动武装叛乱的阴谋。官民一心,在上海开展了深入有力的“揭、批、查”斗争,有效摧毁了“四人帮”在上海的帮派体系,为迅速恢复上海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把上海各条战线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常轨道,作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在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的30年里,倪志福的领导人位置历经“毛主席”、“华国锋”、“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时代,他自巍然不动,安然无恙,始终是一个政治上的不倒翁——这在中共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行列中,是绝无仅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三大以后,他辞去中央政治局的相关职务,将目光放在了工会上。他强调工会在建立在党和国家的基础之下,要将工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深入人民、服务人民。另外他还强调工会内部的制度政策,防止内部人员的行政化和个人化,要实现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

2013年4月24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原主席倪志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倪志福同志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是工会事业的重大损失。

最后,致敬倪志福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