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着坚持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破除殡葬陋俗的原则,我国的殡葬改革不断深化。

但是由于受到中华文化的长期影响,许多人仍然坚持死后“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的传统观念,不愿将遗体火化,甚至即使火化了,也要将骨灰放进棺材中实施土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推进殡葬改革的有关部门不仅要继续深化百姓的殡葬改革意识,还要对这条土葬服务链的源头——棺材铺,进行整治。

【案例分析】

辽宁省沈阳市的张大爷家是一个木匠世家,传下来一门打棺材的好手艺。

在还没有殡葬改革前,十里八乡谁家死了人总要找张大爷打一口棺材,一口棺材少则两三千,多则七八千,张大爷的家底也凭着打棺材攒的越来越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随着殡葬改革不断推行,辽宁省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行火葬,在要求火葬的地区不仅不能实行土葬,也不能先把尸体火化后,把骨灰装进棺材中再土葬。

同时,政策中还要求取缔张大爷这类没有经营许可的殡葬用品生产小作坊。来自民间的需求减少了,政府又大力打击棺材铺的生产经营,张大爷的收入越来越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入土为安”的观念始终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人们,许多孝子贤孙为让自家老人入土,还是偷偷联系张大爷,希望他能给打副棺材。张大爷对送上门的肥肉也不拒绝,偷偷摸摸的一直坚持着老本行。

可是入殓、送葬,个别地区依然存在着土葬的大规模仪式,这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这些土葬用的棺材都是从哪来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关部门顺藤摸瓜,又找到了张大爷头上,见张大爷屡教屡犯,民政局无奈之下要求张大爷缴纳5万4千元的罚款

谁知张大爷在收到最后通牒后不仅没有缴纳罚款,还继续接单,偷偷进行违法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张大爷的行为就被民政局的人再次察觉,当他们上门查办时,发现张大爷不仅没有停止做生意,还收了两个徒弟,在院子里光着膀子打得热火朝天

于是,民政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把张大爷带上了车。张大爷这下真慌了神,急忙向儿子求助,儿子向部门缴纳了罚款,张大爷这才获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案释法】

《辽宁省殡葬管理实施办法》中明确写到:从事殡葬设备生产经营的,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由省民政部门负责检测,认定。严禁制造、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殡葬设备。
制造、销售殡葬用品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后,在规划区域内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大爷未经批准,擅自违法生产殡葬设施,已经违反了相关条例,加之有关部门多次警告拒不整改,受到行政处罚不予履行,根据《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处罚机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在强制执行过程中,法院首先会告知张大爷不缴纳罚款的后果,保证张大爷的知情权听证权,张大爷在知道后果后仍然拒不执行,法院可以对张大爷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拍卖、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张大爷看来,自己只是在用手艺养活自己,他的祖祖辈辈都靠打棺材成家立业,为什么自己就被莫名其妙的扣上了“违法”的帽子,还要缴纳这么大的一笔罚款呢?

一方面,随着时代发展,土地资源越发紧张,森林面积不断缩小,这是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经过缜密研究后出台的科学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从古至今,中国对“厚葬”的追求就是全世界独有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呼吁繁缛、奢华、隆重的祭礼,现代社会,子孙又好大摆“孝宴”彰显孝心。

如果不对土葬加以限制,棺材、墓地、吊孝、超度、出殡、下葬......生者不知又要在这些环节上投入多少财力,才够觉得对得起亲人的在天之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行殡葬改革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避免铺张浪费,还能够阻断封建迷信思想

民间有:“坟头九两土,子孙辈辈富贵”的说法,就是在土地不潮不干的情况下取一些土称重,如果刚好9两以上就说明土中重金属多,把亡者葬在这里可以保佑子孙富贵,反之就不适宜做墓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墓地又被称为阴宅,因此坟头的土不仅要紧实不松散,防止散财,墓地的选址也有讲究。除这些之外,民间对于土葬还流传着许多讲究,这就给一些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给了可乘之机。

在现代文明社会,坚持科学的殡葬理念,主动学法,坚持守法,学会用法,才是生存发展之道,对待传统习俗,我们必须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能促进个人与民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想问下大家,对此您怎么看待呢?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与大家分享哦!

(案例与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案例只为普法所用,无任何不良导向,图片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