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顶尖学府的复旦大学,近日却因为一场暴力事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6月19日,复旦大学法学院毕业典礼在江湾校区如期举行。这本是一个充满喜悦和期待的日子,毕业生们将告别母校,迈向新的人生旅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学位授予仪式环节,却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暴力事件。一名男生走上台,突然向站在右二位置的老师挥了一拳,该老师的礼帽被打落,眼镜也飞出数米远。

旁边的老师和学生纷纷受到惊吓,现场一度陷入混乱。涉事男生打完老师后迅速离开,跑到台下。事情发生后,台上众人进行简单整理,仪式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事件的发酵,涉事男生身份逐渐浮出水面。据悉,该男生名叫夏承曦,来自中国台湾省,是复旦大学法学院的一名本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通过港澳台通道入学,默认笔试满分,直接参加复试,最终成功考入复旦大学。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拥有特权的学生,却在毕业典礼上公然殴打老师,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夏承曦的学术身份也被扒出。他不仅在复旦大学法学院就读,还同时参与了生科院的研究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他还曾报考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的人体生理学专业,并成功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随着夏承曦的身份被曝光,他的一系列不当言论和行为也被揭露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网友爆料,夏承曦曾多次公开辱骂学校、违反校规校纪。他在期末考试的试卷上写满脏话,携带手机进入考场,甚至在疫情期间不遵守防疫规定。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也严重损害了学术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令人震惊的是,夏承曦还曾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过讨伐复旦大学的言论,将学校称为“混旦”大学,并发表了一系列侮辱性脏话。这种对母校的极端不尊重和攻击行为,让人不禁对他的学术道德和思想品德产生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承曦的不当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北京大学的关注。

据新京报报道,夏承曦此前曾通过“申请考核制”方式,报考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并处于思想品德考核期。然而,在夏承曦的不当行为被曝光后,北京大学迅速作出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大党委宣传部表示,学校已关注到相关情况,将严格按照招生简章及各级招生录取规定,以立德树人为本,坚持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原则进行研究生招生。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存在违法不当言行的考生,北大将坚决不予录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大的回应言辞犀利,严正表态,体现了高校对于学术道德和品行要求的重视。同时也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

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培养品德的摇篮。在追求学术成就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

夏承曦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人对于他的不当行为表示谴责,认为这是对学术规范和道德的严重践踏,也有很多人呼吁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监管,提高学术界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术道德是学术界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维护学术公正和严肃的重要保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学者和学生却忽视了学术道德的重要性,甚至出现了抄袭、剽窃、造假等不端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和形象,也严重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和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夏承曦暴力事件,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特权并不等于特权思想,拥有特权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学术规范和道德。

作为一名学生,最起码要坚守学术道德和品德底线,以诚信和公正的态度对待学术和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像夏承曦的垃圾学生,我们对他的全部善意和优待,却换来白眼狼式的反扑,我们必须要做深刻深思,为何在祖国足够强大的今天,还要讨好这些劣迹留学生,在国内作威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