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活着的历史,也是文化自信的底气。近年来,天祝县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不断加大境内文物保护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有序推进文物保护项目建设。

天祝县华藏寺镇中庄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庄三官庙在修缮过程中,村民们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原貌。

天祝县华藏寺镇中庄村村民 郭自珍:我们中庄三官庙有2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这两年屋顶漏水,墙体破损,我们经过努力申请,经过县文物局的批准、镇上的批准,我们村民们积极性特别高,捐款的捐款、捐物的捐物,我们村有两个能工巧匠高天禄、高宗智来把我们有些破旧的补损的补损、修复的修复。现在,我们就修复到之前的原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中庄三官庙始建于清代,是天祝县境内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建筑之一,1989年被天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风雨侵蚀、年久失修,该古建筑整体结构失稳,存在倒塌的安全隐患,因此,中庄村村民自发组织对中庄三官庙进行了保护性修缮。

初夏时节,在天祝县绿野大地上,汉明长城遗址蜿蜒起伏、气势磅礴,宛如巨龙盘旋。天祝县长城保护员任军和同事们穿上红马甲,顶着乌鞘岭清冷的风,大步朝山上走去,时而停下脚步,检查墙体是否出现开裂、鼓闪等问题。凭着一份热爱,这条巡护的山路他们已经走了3年多。

天祝县长城保护员 任军:作为一名雪域高原的长城保护员,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当好文物保护员、宣传员,动员更多的群众自发的加入到保护长城的队伍中,通过实实在在的保护行动,真正把这份珍贵财富守护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祝县境内长城遗址主要以汉代和明代修筑的长城为主,主要分布在华藏寺、打柴沟、安远等乡镇,2006年,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守护这段长城遗址的队伍由县文旅局、长城文化保护站干部,乡镇文化工作者和39名聘用的长城保护员组成,他们利用日常巡护、无人机等手段日夜守护。

天祝县打柴沟镇武装部长 徐世瑜:我们要进一步加大长城保护知识的宣传力度,要让长城保护更加深入人心,将推动长城保护与乡村文化振兴有机结合起来,让世代守护长城的群众真切感受到古老长城的文化魅力,真正把长城资源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保护长城遗址,近年来,天祝县共拆迁长城周边农牧户24户、养殖棚圈80座,设置界桩272个,制作树立长城保护说明牌52块,开展各类长城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宣传3000余次,投资543万元实施松山新城保护修缮项目,投资92.47万元建成天祝县部分长城保护围栏建设工程,总投资693万元的乌鞘岭长城1段、2段保护修缮项目,正在施工建设。

天祝县长城文化保护站站长 温占莲: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强化日常的巡查检查,依托文物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乌鞘岭长城保护修缮,持续推进长城本体保护,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保护好,世世代代传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媒体记者:马海云李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