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日,欧盟国家就针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计划达成了一致,其中包括禁止转运俄罗斯液化天然气(LNG)。

这是自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欧盟针对俄罗斯的第14轮制裁计划,也是欧盟对俄制裁中首次针对液化天然气。不过,此次针对液化天然气的制裁,并未像欧盟之前对煤炭和海运石油那样实施全面进口禁令,欧盟范围内的公司仍将被允许购买俄罗斯液化天然气,但禁止将其再转运到其他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新的一揽子制裁措施还包括一项允许瑞典和芬兰取消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合同的条款。

欧盟轮值主席国比利时通过社交媒体发文称,该方案“通过堵住漏洞,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制裁的影响”。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一严厉的一揽子计划将进一步阻止俄罗斯获得关键技术,剥夺俄罗斯的能源收入,并打击俄方的海外影子舰队和影子银行网络”。

据了解,这一制裁计划预计在24日举行的欧盟成员国外长会议上正式获得批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政治报》网站报道截图

跟踪俄罗斯化石燃料的独立组织能源和清洁空气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欧盟共支付了83亿欧元购买200亿立方米的俄罗斯天然气,其中约22%,约44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被转运至欧洲以及世界各国。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指出,虽然欧盟想继续维持,甚至增加制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欧盟能够真正对俄罗斯经济、金融产生影响的制裁领域在不断缩小。现在欧盟对俄制裁首次涵盖液化天然气,但相关政策又“留有余地”,这是欧盟“内部平衡”之后的无奈之举。

·对一些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国家来说,如果断绝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进口,对他们的能源安全会带来冲击,因此这些国家不会同意欧盟禁止进口俄液化天然气的措施。

·而欧盟又需要摆出姿态。这次的主要方向是限制这些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的国家搞“再出口”,想从输出方面进行限制,防止欧盟对俄能源制裁效果被削弱。

近日,欧盟委员会针对法国、意大利等七个成员国启动“过度赤字”调查程序,因为这些国家新增债务过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之声”网站报道截图

在当前乌克兰危机延宕的背景下,欧洲国家正面临双重经济压力,首先是自身的军费开支不断攀升,此外还有来自对乌克兰援助的压力。对此,崔洪建认为,欧盟多国债务高企将对后续欧盟援乌力度和持续性产生影响。

·欧盟不断在对外强调,会对乌克兰进行所谓长期的全面支持,但这种支持对欧盟国家也意味着越来越沉重的财政负担。欧盟不仅要持续援乌军事武器,还在为乌提供财政援助、民事援助,同时,安置难民等方面的支出也在不断升高。

·当前欧洲越来越多的国家正面临经济增长乏力,财政状况持续糟糕的局面。

·在政治、安全上要坚持援乌,但经济负担越来越重,这是欧盟现在陷入的窘境。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记者丨刘婵娟 陈濛

编辑丨印梅梅 姚燕侠 杨楠

签审丨闫明 江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