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随着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次部长级会议开幕,22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团远赴北京,在钓鱼台宾馆正式展开了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埃及、阿联酋、巴林和突尼斯四个国家,均由元首亲自出席,足以见其对此次会议的重视程度。

在开幕式上,中方最高层发表了主旨演讲,不但谈及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合作前景,还重点提及了当今国际上愈演愈烈的巴以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关中阿合作方面,中方延续了过往了和平共处的首要原则,并提出在更多的领域展开更为密切的合作。

中国将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与阿拉伯国家进行共同推进,并计划建设10个联合实验室,协助其进行科技上的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金融贸易、石油能源项目上,中方亦提出了更加丰富、立体的合作格局,不但欢迎阿方银行机构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还将支持中国能源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阿拉伯国家参与可再生能源项目。

至于学术人文交流、经贸互惠及民间商业合作,中阿亦出台了相关政策,意在加强多方面的文化共通及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中还提及了另一个重要话题,就是在中东乃至世界都掀起轩然大波的巴以冲突。

说是巴以“冲突”,实则是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区单方面进行的军事行动,如今已持续长达8个月之久,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加沙地区伤亡惨重、哀鸿遍野,多个阿拉伯国家亦受到战争的波及,伊朗和埃及均与以色列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交火。

因此,尽早解决巴以冲突,除了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之外,也是中东地区所有国家基于国家安全的迫切诉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关巴以冲突,中国的立场一直以来都非常明确,多次强调应立即停火止战,保障人道主义救援通道安全畅通,防止冲突进一步扩大。

同时,中国指出,巴以冲突的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并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方案如今已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不久前,爱尔兰、挪威和西班牙均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近日表明,一旦时机成熟,法国也将成为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一员。

至于中国,早在1988年便已同巴勒斯坦国建交,是首个与巴勒斯坦建交的非阿拉伯国家。结合此次会议中的发言,中国在巴以冲突中的立场已清清楚楚。

同时,中国将为解决巴勒斯坦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给予实质性的帮助。中方表示,将在之前1亿人民币援助的基础上,再为加沙提供5亿人民币的援助,并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提供300万美元捐款,用于向加沙地区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该组织不久前已被以色列定性为“恐怖组织”,日后很有可能遭受以色列的袭击,但中国仍毫不动摇地为其捐款,在提供帮助、表达善意的同时,也是在国际上为该组织正名。

不过,以色列如今已彻底忽视诸多反对战争的声音,甚至将联合国定义为了“恐怖组织”。不久前,以色列还宣称,不会2024年之内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看来,加沙地区想要迎来和平,还有很长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以方内部也并非意见完全统一。据路透社5月30日报道,以色列战时内阁部长甘茨政党要求解散议会,提前进行选举,但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政党则表明,以色列需要保持战时团结。

两方的政见不合展露着以色列领导层日渐扩大的分歧。其中,甘茨的具体主张为,在加沙战后,应建立一个多方参与的国际民事治理机制,推进以色列和沙特关系的正常化进程。

但内塔尼亚胡的意见相对激进,坚持认为以色列必须彻底控制加沙,坚决反对巴勒斯坦建国,并决心彻底击溃哈马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双方持何种态度,但均是在遵循“加沙战后”这一条件的前提下提出的观点,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以色列在未来都将对加沙发动持续不断的进攻。

5月29日时,阿尔及利亚在安理会提出了决议草案,要求以色列和哈马斯各退一步,哈马斯释放所劫持的全部人质,以色列也必须立刻停止在加沙地区的军事行动。这一决议得到了中方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美国的挑拨下,阿拉伯国家近年来长期处于战火的纷争中,局势十分紧张。此次同中方顺利召开交流会议,无疑是一个良好的信号,但愿在合作往来中,纷争能够被平息,冲突能够得以解决,中阿能在未来最终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