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国民党与日本侵略者签订了《何梅协定》,此后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基本撤出了华北地区,日本也加紧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在这种背景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的数千名学生走上街头,高呼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进行游行示威活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二九运动”不仅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而且还涌现出大量志在抗日救国的爱国青年,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周荣鑫,他就是“一二九运动”期间参加抗日救国的优秀青年之一。那么,周荣鑫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后来过得怎么样呢?

周荣鑫出生于1917年,山东蓬莱人,早年时期,周荣鑫主要在家乡读书,稍微长大后,周荣鑫进入了家乡的简易师范学校读书。那个时候,读乡村的师范学校不仅不收学费,而且每月还有生活补助,周荣鑫正是靠着勤奋学习以及生活补助,成为了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在读书过程中,周荣鑫接触到进步思想,并开始信仰马列主义。1933年,16岁的周荣鑫加入了我党,成为一名正式的党员。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国民党也大肆迫害进步人士,因此,周荣鑫的工作以秘密的方式进行,他也秘密宣传我党的革命思想,发展党员,壮大革命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作为知识分子的周荣鑫也加入了抗日民族先锋队,继续在我党的带领下进行抗日宣传活动。1937年1月,周荣鑫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毕业后又进入中央党校继续加强自己的理论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中央党校毕业后,周荣鑫留校任教,主要为抗日战争培养革命人才。1943年,周荣鑫被派到晋察冀根据地,那段时期,他主要在根据地内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参与领导根据地内的土地改革运动,为抗日战争的取胜贡献了一份力量。后续的解放战争时期,周荣鑫主要活跃在华北地区,担任了华北局副秘书长等职务,1949年,他在我党的带领下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周荣鑫先是在中央工作了一段时间,担任了建筑工程部副部长等职务,不久后,他又被派到浙江,陆续担任了浙江省委常委以及浙江大学校长等职务,那段时期,周荣鑫充分发挥出自己在教育方面的才能,深得领导赏识与重用,他也因此又被调回北京,担任了教育部副部长以及国务院副秘书长等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荣鑫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革命干部,不管是在教育部还是在国务院,周总理都非常欣赏他,1965年1月,周荣鑫被提拔为国务院秘书长,成为周总理的重用助手。不过,正当周荣鑫准备大干一场时,十年特殊时期开始。

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周荣鑫也受到了冲击,并被下放到宁夏平罗的“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在上级的关怀下,周荣鑫重新复出工作。1975年1月,经过周总理的提名,周荣鑫担任了教育部部长,成为新中国的正部级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十年特殊时期,教育受到了很大的干扰,因此,周荣鑫的主要任务是整顿教育秩序,然而,1975年12月,在江青的策划下,周荣鑫又受到了批斗,并且还是连续受到批斗。1976年4月12日,周荣鑫在被批斗时昏迷,此后“四人帮”又延误了周荣鑫前往医院的时机,导致周荣鑫因病去世,年仅5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