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体育与全民健康息息相关,是一座城市活力的重要体现。为推进“十有城市”建设,市教育体育局集中有效人力、物力、财力,持续完善教育、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织密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满足市民多样化健身需求。这是笔者6月19日从鹤壁市教育体育局了解到的。

优化办学条件

让教育更有“温度”

“原来天热的时候,教室里都是开着电风扇为学生解暑。装了空调之后,教室里凉爽了很多。我们的注意力也更集中了,听课效率也更高了。”市桃源小学六年级学生黄晨开心地说。

据了解,为改善学生夏季上课条件,市教育体育局实施了教室空调安装工程。为了解师生真实需求,市教育体育局深入学校开展多次调研,组织专家进行实地检测,根据教室面积、学生数量、学生安全、用电安全等综合因素,共投入340万元资金,为15所市直中小学校配备空调951台。

为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市教育体育局多方筹措资金2亿余元,大力推动城区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实施了市第一中学综合楼重建、市兰苑中学运动场地提升改造等24个项目建设。其中,积极争取上级资金6350余万元在原第五中学及原山城区第十小学校址建设鹤壁市培红学校,填补鹤壁市没有未成年人教育矫治专门教育机构的空白,进一步完善教育结构,提升学校公共服务能力。

优化设施建设

让体育更有“广度”

“我之前没有任何运动基础,但是一接触匹克球就立刻爱上了这项运动,感觉上手特别快。现在每天一下班就来到匹克球馆,和朋友们一起打球。这项运动不仅增强了我的体质,也让我结交到了一群爱好运动的新朋友。”在峰行匹克球馆,市民郭恒刚刚打完了一场匹克球,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匹克球运动作为一种集竞技性、健身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新兴体育项目,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为加快匹克球运动在鹤壁市的普及与发展,市教育体育局大力推广匹克球项目,扎实推进匹克球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匹克球场地200余块。

体育场地设施是广大群众开展运动健身活动的重要阵地,是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硬件。为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市教育体育局持续增加健身场地设施供给,目前已安装器材1422件,修复场地6处,新建多功能运动场4个,改造提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0套,更新建设全民健身路径35套,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城市社区、公园中配建以小型设施为重点的健身设施36套、智能健身器材1套,全面建设社区优质“15分钟健身圈”,实现体育工程全覆盖。

市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志斌表示:“下一步,市教育体育局将围绕‘十有城市’建设标准,对标对表,精准发力,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不断优化中小学布局,提升中小学办学质量,大力推进2024年乡镇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提升项目,建设完成多功能运动场4个、农民体育工程10套,持续提升教育、体育公共优质服务能力和水平,在新时代鹤壁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中奋勇争先,作出应有贡献!”(鹤壁市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肖莉萍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