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玫瑰的故事》里,许多网友对方协文的母亲嗤之以鼻。

方协文的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把他拉扯大。

这个女人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但是勤劳肯干,任劳任怨,是个好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她的思维和认知里,方协文的最佳伴侣,应该是一个像她一样的女人:

全心全意照顾儿子的贤妻良母。

但是,高知家庭出身的玫瑰,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

她不精通家务、不会照顾人,更带着浪漫的小资情结。

这样的一个女人,也是方母50年的人生生涯里没有见识过的“奇葩”。

她无法理解这个世界上能有女人这样“不切实际”地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不是因为儿子,她一辈子不会跟玫瑰这种女人有交集的。

这是阶级差别的真实写照。

从一开始,方母就对这个儿媳妇有诸多不满。

于是,在生活中处处不对付,几乎是必然的事实。

玫瑰去花市花了10元买了小雏菊,她会直接怼:“这个花啊,我们村漫山遍野都是”。

玫瑰花钱习惯了大手大脚,她会偷偷告诉儿子:“你每个月赚多少钱,千万别告诉你媳妇。”

许多人认为方母斤斤计较,无事生非,但是你站在她的角度上去看待玫瑰,似乎也没问题。

她的成长经历和生活习惯,让她本身就不会花10块钱买小野花;

她为了唯一的儿子省吃俭用了一辈子,自然看不惯一个新的女性去花掉儿子辛苦赚来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的本质里或许不是“坏”,而是人性里普遍的“自私”罢了。

只是有一点极难理解:这样一个没有丝毫背景和文化的方母,为何敢肆无忌惮地欺负家境如此好的玫瑰呢?

原因有二。

其一,方协文偏爱母亲,对于母亲的话言听计从,这是方母恃宠而骄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玫瑰个性太软弱,凡事爱面子,碰到冲突不敢发飙,才让方母变本加厉。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心底里认可母亲,大方向上会听从妈妈的话的。

即便自己的母亲无理取闹,但她是这个世界上与我们血脉最紧密的人。

方协文更爱自己的妈妈,而不是玫瑰,这是无可厚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玫瑰从结婚一开始,就应该清楚了解这些差距,跟方母立规矩。

两个人成立了小家庭,就各自从原生家庭里分离了出来,婆婆不能无限制插手小家庭的事情。

你的儿子无论是在婚姻里享福还是受气,那都是他的人生选择,而不是婆婆你的。

方协文不打招呼,直接把母亲从乡下接过来,玫瑰就小声说了一句话,这是愚蠢的。

玫瑰不把自己的底线和性格亮出来,未来的日子只能无限受人欺负。

方母也是发现了这一点,才在之后的生活里肆无忌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人都说,黄亦玫的父母通情达理,但他们最大的失败就是把两个孩子教得纯粹真实。

这样的孩子们,几乎没有一点儿抗击风险和挫折的能力。

毫不客气地讲,如果是苏苏嫁给了方协文,她绝对不会把日子过成这样,方母也绝对不敢欺负苏苏。

本质来看,还是玫瑰太弱了呀。

难怪连方母也说,儿子能娶到玫瑰,跟玫瑰重感情没关系,是儿子有本事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