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老父母怎么也没想到,一惯温顺听话的大儿子突然不想为他们养老。甚至把他们推出门外,老父亲难过地说:你不养我们,谁养我们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叫曾富贵,今年75岁年纪。本来想和老伴去儿子家吃饭,谁知刚进门就被赶出来。

老两口跌跌绊绊往外走,老伴还因此差点摔倒。

曾富贵急忙上前扶住,还没回过头只听大门咣当一下关的紧紧的。

正值冬天,寒风凛冽,大街上冷的连条狗都没有。

两位老人绝望的站在门外,只感到心比空气更凉。

老伴放声大哭,声音苍凉悲恸。

老人连气带冷浑身发抖,站在那里怒骂不止。

左邻右舍被老人的哭骂声引出来,听到原因是被儿子赶出门外,都很气愤。

因为两位老人没地方可去,儿子又拒绝开门。

这时有好心邻居给派出所打报警电话。

老人一见民警到来更加伤心,便连连哭诉。

原来老人一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曾明,二儿子叫曾亮。

曾亮夫妻俩外出打工,女儿留在家中上学,让两位老人帮忙照顾。

平时老人也住在曾亮家。

后来曾亮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夫妻俩在大城市里买了房子,全家搬走了。

老两口只好去大儿子家住,谁知刚进大儿家门。就被毫不留情赶出来了。

老人悲愤地说:这些年,我们老两口任劳任怨,帮着两个儿子操劳,出尽了力,受尽了苦。如今觉得年纪大了,应该有两个儿子养老,可以安享晚年。谁知两个儿子都不想管!

想到这里老两口忍不住放声痛哭。

民警一听说这属于家庭纠纷,应该找司法部门。

于是帮他们请来调解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方便调解全家人来到村委会。

由于二儿子全家不在,只有大儿子夫妻俩和父母两人。

刚坐下,父子俩就争执起来。

父亲怒火万丈用手指着大儿子说:都说养儿防老,我给你们拉够了犁,你们一个个都不管我们了!

曾明不甘示弱,手拍着桌子,眼睛瞪得溜圆,气势嚣张的说:你是给你小儿子拉犁,从没管我一天,所以找你小儿子去!

这时大儿媳妇举着手让大家看,只见右手缠着厚厚的纱布。

大儿媳疾言厉色说:这是被我小叔子打的,一切都是老人太偏心引起的。

说完撇了公婆一眼,双目通红落下泪来。

曾明深吸了一口气,把心中的委屈说了出来。

原来老人从60岁那年以年老为由,把家里5亩地平均分给两个儿子。

两个儿子每年负责各给500斤粮食。

小儿夫妻不在家,央求老大给种。

老大不想种,因为种地根本不赚钱。粮食只能够吃,没有余外收入还累的要死。

另外如果种了弟弟家的地,那么必须连弟弟家粮食一块交。而弟弟什么不用做。

这时老父亲发话了:都是亲兄弟,不要计较太多。

老大脾气好,想了想就同意了。

父亲不用种地,便找了一个工作,给一家工厂看大门,每月2000块钱。

母亲在家照顾小儿子留在家上学的孙女。

父母的老宅子和小儿子住在一起,所以父母顺其自然一直住在小儿家里。

这些年父母没帮大儿子家干一天活。但是逢年过节大儿子都没忘了孝顺父母,买各种礼物送给父母。

相反小儿子夫妻俩逢年过节回来一趟,只随便带点不值钱的礼物,然后临走时公婆给准备大包小包,让他们带回去。

老大夫妻有时眼红,埋怨父母偏心。

父母就会说:你弟弟在外面不容易,照顾他一点也是应该。

老大夫妻俩虽心有不甘,仍选择忍气吞声。

就这样父母给小儿子养着孩子,还惦记着他们在外面过的好不好。从来不给老大家帮忙。

前些日子老二突然回家,说要在大城市买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手里没钱想变卖家中房产。

老大不同意,说弟弟家的房子,其中有父母的两间房。

但是老大抗议无效,父母举双手赞成,还为小儿子能住到大城市感到高兴。

可是家里房子卖了钱仍然不够。

父亲把积攒了多年打工的10万块钱,毫不犹豫拿出来送给小儿子。

按说这笔钱是父母的养老钱。

前几年大儿媳妇生病住院,曾向公公借过钱。

但是公公坚决拒绝说:这钱是我们的养老钱,谁也甭想打它的主意。

所以就算大儿媳生病都没能让公公借钱给她。

此时却毫不犹豫送给小儿子买房。

大儿夫妻俩觉得父母太过偏心,一时气愤跑到弟弟家和父母争执起来。

弟弟愤怒哥哥多管闲事,认为父母的钱想给谁就给谁,哥哥无权干涉。

兄弟俩不由分说大打出手,弟弟摸起一把铁锹上哥哥身上打去,嫂子一看不好,拼命用手拦住。

当时嫂子的手就皮开肉绽,鲜血直流。

弟弟也觉得害怕,怕被哥哥讹上,全家连夜就搬走了。

只把爹娘留在老家让大哥赡养。

临走厚颜无耻的对爹娘说:这些年你住在我们家,应算是我们在养你。

我们搬走以后,你就住到大哥家里,让他们养你吧!

另外田地我们也不要了,都给哥哥家种,就当我们给你养老了。

小儿子交代完,一家人欢天喜地搬走了。剩下老两口在风中凌乱。

因为房子早已卖掉,老两口不得不搬到老大家去。

谁知刚进门就被大儿子夫妻俩赶出来。

老父亲难过起来:你不养我们,谁养我们呀?

大儿子说:既然执意偏心弟弟,以后我们也不管你!

以上听完曾明的诉说,村委会也指责老两口这些年确实做的不对,两个儿子都应同样对待,只心疼小的,不管大的,顾此失彼。难免让大儿子心生怨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小儿子全家已搬走,父母又没房子住,只能住在大儿子家里。

此时,父母也深知自己做错。连声向大儿道歉,表示以后一定公平相待。

最后,曾明在众人的劝说下,只好接受父母。

但他表示,不会就这样与弟弟作罢,一定要做一个详细养老计划。

看到这里有人说:大多家庭兄弟不睦,都是因为老人偏心引起的。赡养老人是每个做子女应尽的义务,希望兄弟俩和睦相处,共同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