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填写了一张巴掌大小的“退役学生复学报到条”,五邑大学退役士兵大学生侯樱就办好了复学手续。“丝滑”返校的背后,是五邑大学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行。

2019年11月,五邑大学成立了全省首个高校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积极推动建立退役军人常态化服务机制,为退役士兵大学生复学、课程选修、转专业等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今年6月,该中心累计为262名退役士兵大学生办理复学手续,为132名复学学生办理转专业。

为退役士兵大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

五邑大学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门口,金灿灿的牌匾格外醒目。

谈及成立初衷,该中心负责人分享了一个“小故事”。2019年,学校组织退役复学学生座谈会,一位学生反馈“参军入伍时敲锣打鼓,退役返校后冷冷清清”,部分学院老师对退役军人的相关政策也不甚了解,希望学校可以更好地为退役士兵大学提供服务。

学生的想法,学校领导听在心里。五邑大学主动联系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并在当年11月成立了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目前,该中心已成为集大学生国防教育、征兵宣传动员、退役军人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教育平台和国防教育实践基地。

据介绍,中心的主要职责包括服务和指导退役士兵大学生办理复学手续、转专业、课程免修等“一站式”服务事项,开展思想教育、学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等工作,并及时收集退役军人相关诉求,协助相关部门解决问题。

数据显示,该中心成立以来,累计为262名退役士兵大学生办理复学手续,为132名复学学生办理转专业,14名退役学生获得推免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500多名学生应征入伍。

出台系列政策让优待真正“落地”

在五邑大学,一项项退役军人优待政策落地有声。

“去年9月,我返校办理复学手续就交了一张表格和两张证件照。平时,我们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也能在中心得到解决。”侯樱说,同批退役的一名外省战友向她“吐槽”,复学手续都是自己一个个部门跑下来的。

从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转专业到经济管理学院,五邑大学2020级学生雷裕杰只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复学后,雷裕杰就享受相关政策转到会计学专业,并用两年时间修完会计学专业前三年的课程。如今,他已成功保研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以后再回母校,我的第一站肯定还是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这里像家一样温暖。”

自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五邑大学先后出台《五邑大学学生应征入伍激励办法》《五邑大学应征入伍学生联系制度》《五邑大学关于退役学生免修的若干规定》《五邑大学学生军训教官队伍建设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为参军学子提供入伍优待、复学优待、升学优待、择业优待等服务。

此外,每学期还会同校有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听取退役士兵大学生反映学业和生活方面的困难,现场回应解决转专业、享受补助资助、学分限制等热点问题,并通过落实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和辅导员与复学退役士兵大学生谈心谈话、党员结对帮扶、学业“一对一”帮扶等制度,帮助退役士兵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重新融入校园生活。

成立“三支队伍”发挥退役军人作用

“不少学生服役时是骨干,复学后也希望力所能及做一些社会服务项目。”中心负责人介绍,五邑大学先后成立了以退役士兵大学生为主体的国旗护卫队、学生军训教官队以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为退役士兵大学生发挥作用提供平台。

炎炎夏日,军训教官队队长盘健正忙着带领队员们开展军事训练,很快他们就要迎来2024级新生的军训。“我是2019年至2021年服役,回到学校就加入到教官队。”盘健说,在教官队的三年,自己得到了很多的成长,参与了军训带训、志愿服务、大型活动安保等工作,成就感满满。

侯樱是学校军训教官队的一员,也是入伍应征的宣传员。今年3月,她亮相2024年春季广东开学第一课,与全省中小学生分享难忘的军旅生活。

据了解,五邑大学从2020年起实现军训自训,学校军训教官队连续4年高标准完成了近2万新生的军训任务。同时,部分教官队成员参与学校国旗护卫队的日常训练,承担日常升旗、大型活动升旗仪式,开展暑期支教、指导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近五年来,国旗护卫队在广东省学校国旗护卫队交流展示活动中3次斩获一等奖,2次获得二等奖,激发了广大学子的爱国热情。

文丨记者 侯梦菲 实习生 邹佳萦
通讯员 叶婷婷 潘煜坤
图|受访者供图
海报丨陈健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