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诗与远方也变成眼前的现实。

不久前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大火,引起了不少都市人对大自然的向往。 我们前一阵的文章,就有不少读者留言说想去那里。

而最近,阿勒泰地区乃至大半个新疆都已经被游人挤满。

当地开河南饭店的小柏说,今年从春天开始这边就特别忙碌,每天都有很多客人,不像往常还有旺季淡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巨大的客流量甚至影响到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刚过去的6月17号至19号,本该是维吾尔族每年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古尔邦节”,为此会放假三天。

但是因为游客太多,很多当地的旅游业从业者都选择了“主动调休”,等到假期结束之后再休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省内游的游客和外来游客混在一起出行,后果是这几天的新疆变得无限拥堵。根据神州租车数据显示,节日期间,新疆区域内租车自驾订单同比增长了45%,其中超过90%都是外地人。

带来的后果,就是阿勒泰的主打景区喀纳斯和禾木房价翻倍,“独库公路”被挤成“堵哭公路”,有的景点要排几个小时才能进门。辽阔的大草原,部分地区也开始人满为患。

当电视剧里的诗与远方落到现实,一切似乎不再那样美好。

两小时走四公里

独库公路让人“堵哭”

25岁的女孩小七评价新疆的旅游现状是:“排队排到怀疑人生。”

看完《我的阿勒泰》之后没几天,她跟单位请假,快速预订了前往新疆的机票。

几天前,她和好朋友一起从重庆出发,跟着一个八天七晚的六人小团,计划先走独库公路看巴音布鲁克草原,再去北疆阿勒泰地区。

但是还没到阿勒泰,她已经在路上堵得生无可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屿

因为古尔邦节,这条“中国最美公路”提前进入了大堵车状态,不少司机缺乏安全意识,逆行、插队很常见,交警开路都没有用。

从那拉提到独山子,200多公里开了9个小时都没到。

听司机说,这已经算很快了,最近就算堵一个通宵也不奇怪,有时候2小时只能走4公里。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就索性下车站在公路边佛系看日出,成了新景点。

未雨绸缪、提前15天就到达新疆的周周,也遇上了这类问题。

6月15日当天,他怕古尔邦节订不到酒店没处吃饭,早早就准备从奎屯开到乌鲁木齐,中间就是独库北段。

原本他计划2个半小时开到哈希勒根达坂,最后却花了4个小时。进入盘山公路以后,很多没把握的车都开始慢行,一个压一个,让整体队伍速度非常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Norlake

后来怕开过去时间太长,他索性准备直接开往乌鲁木齐,一看路上车越来越多,“至少排了十几公里缓行”,最后到酒店已经是晚上7点。

来新疆旅游十几天了,他说这是最漫长的一天。

千元一晚的小木屋

雨中排队三小时

阿勒泰的主要景区便是大名鼎鼎的禾木和喀纳斯。

长沙女孩小韩一直对这里,尤其是禾木充满向往,觉得那是一个“童话般的小镇”“中国的小瑞士”,小木屋、杉木林,还有那份独属于草原的宁静与自由,都深深吸引着她。

所以即使听到朋友说“去了可能会失望”时,她也觉得那只是调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这几天来到这里,她才发现和自己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梦幻般的小木屋一晚上要1000+,而且近看很普通,没建好的部分完全就是小型工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分享的后后

民宿管理也很混乱,她订的房间被别人抢了,只能一家六口挤在一个复式楼里。

想象中的自由和松弛更是完全没有,网红桥附近挤得水泄不通,比城市里的集市还热闹几倍。

虽然通过相机,她还是拍出了网上常见到的那些好看照片,但是感觉没有最开始想象的那样激动。这里就像是量贩式景点,商业气息浓厚,晚上逛小吃摊,竟然还看到了一家长沙臭豆腐。

如果不是眼前的雪山、星空和草原,和城市里的热门景点看起来也大差不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分享的后后

小韩体验感最不舒服的还有夏塔。

首先买票就不好买,因为一直在限流。好不容易抢到票,又要排几百米的队伍进园。

进去之后还要等区间车。

这个车跑一圈时间特别长,她上山的时候等了两三个小时,到最后开始刮风下雨,大家就一起在雨中等。下山的时候因为上山的游客已经变少了,区间车一程时间变长,她又等了40多分钟才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看过《飞驰人生2》,她还特别期待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的“九曲十八弯”,也想看一看电影中那层峦叠翠的S型赛道。

但到了观景台,最引人瞩目的,却是一长队举着“长枪短炮”的中老年摄影师,正等着拍摄“九个太阳”。

日落之前,又是一阵狂风暴雨袭来,游客们狼狈不堪地窜回区间车等候点。成年人吵着、推搡着,小孩子尖叫着,还有草原特供大蚊子冒着大雨发起一次又一次冲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吃胡萝卜的兔子

游客司机两头骗

假姐妹,真旅游托

因为旅游业太红火,当地还延伸出了各种各样的旅游骗局。

以前大家出门旅行,一下火车飞机经常遇到很多司机、旅游社出来毛遂自荐,如今,这些人都移到了网上。游客越多,“进化”越快。

河南女孩葡萄就遇到了这种问题。

她通过亲戚加上了当地一个旅游团,说好了是“定制小团游”,价格定在4080元。但等到行程确定的时候,中介却突然告知她要涨价500,因为独库公路开通了。

为了避免更多麻烦,她还是勉强签订了合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等到行程开始,旅友碰头之后,司机才说今天的日程是去一个听都没听过的地方。

她感觉不对,趁着活动间隙,问其他人都是哪里来,结果发现四队人竟然一人一个旅行社,大家都是被转团拼凑的。

这些“旅行社”的本质其实是旅游中介,负责给当地司机介绍客户,然后又两头抽成,一边隐瞒欺骗游客,一边用接单和好评控制司机。

另一种更难识别的,是“赛博旅游托”。主要套路是打造人设,实则为了推销旅行社行程,骗取普通游客信任。

他们一般会先发一些生活日常或者到处旅游的帖子来“养号”——当然,这些帖子的内容都是从别处偷来的。

然后发个求问旅行搭子的帖子,过两天就会晒张定金截图,证明自己真的去了,还说“要帮大家看看行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论自然是“很好,没有踩坑”。不明所以的游客看了,还以为这个旅行团很不错,就会在评论区“求介绍”,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入了骗局。

区分“旅游托”的关键,是一般人出去旅游,根本不会一遍又一遍强调自己“报了团”“一定要报团才好玩”。

堵车、高价民宿、无休止换乘的区间车还有旅游托,远方的诗意到了眼前,才发现人间天堂也有着不够纯粹的一面。

文、编辑:海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外滩TheBu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