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盐池县深入贯彻《关于持续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建设文明乡风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部署要求,坚持以全国婚俗改革试点县为抓手,持续开展专项治理,明确了8个清单49项重点任务。

盐池县严格落实党员干部婚丧喜庆事宜审批报备制度,签订《文明婚俗党员干部承诺书》。各村以“积分制”为牵引,将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纳入积分兑换,发动老党员、乡贤能人、妇联执委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问题排查,摸排涉婚恋家庭矛盾纠纷113件,实现了问题发现“日清日结”。由各村统筹人民调解委员会、“三官一师一员”、乡贤能人、妇联执委等力量,对婚恋家庭纠纷进行化解,化解不了的,由乡镇通过基层法治周联席会议制度化解。建立基层普法、学法、用法推进机制,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培养“法律明白人”1096人,组织“三官一师一员”开展巡回审判、以案释法、集中宣传等法治宣教活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以全国婚俗改革试点县为契机,盐池县制定出台《盐池县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盐池县婚俗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发挥部门优势,完成婚姻家庭辅导、新时代文明婚俗礼仪等五项重点任务。同时将移风易俗纳入文明村镇、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等考核,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创新开展婚姻领域优质服务为抓手,建设“一馆两厅七室”的婚姻登记大厅、四墩子民俗村田园婚礼舞台、婚姻家庭文化基地,打造了高沙窝镇移风易俗教育基地、花马池镇婚俗改革示范点、王乐井乡移风易俗示范点。制定红白事操办指导性原则、标准和措施,划定彩礼不高于8万元“红线”,进一步强化了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充分发挥“积分超市”作用,以移风易俗等为“积分制”突破口,建立“做好事、有回报 存积分、兑奖品”的良性激励制度,不断激发群众向上向善内生动力。

据悉,盐池县还梳理制定了19项惠农增收措施,对零彩礼”“低彩礼”家庭在产业发展、务工就业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日光温室种植户做好病虫害防治,促进蔬菜稳产、高产和菜农增收。组织10名宁夏籍务工人员赴闽务工,通过“外送”“内输”,组织“点对点、一站式”输送,实现从“家门”“车门”到“厂门”的无缝衔接,使转移就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支持有意愿的农户发展农业生产,优化小额贴息贷款和“富民贷”政策,2024年累计发放富民贷15户13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1205户8403.76万元,为农户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的金融支撑和保障。

(来源:盐池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