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至21日,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智能视听系师生40余人来到安徽泾县,围绕泾县的自然风光、非遗传承、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了一年一度的夏季采风暨“四力”实践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与此次采风的是智能视听系2022级广播电视专业的28名学生,他们分为8个小组,从选题、策划、拍摄到后期制作,均完全按新闻生产流程实战操作。每组两位老师全程踪指导,为同学们保驾护航。

“在课堂上感觉自己都会了,但真正来到新闻一线,发现还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学生普理贤深有感触地说道。她们小组这次以歙县“乡村咖啡店”为题材。拍摄前她和组员们进行了几次讨论,设计很多新颖的创意,并形成了详细的采访方案。但在采访现场,她们还是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很多想法我们感觉挺好,但到了拍摄的时候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们只能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新闻吧。”组员奥登拿着微型摄像机笑眯眯地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徽泾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李白和汪伦相遇相知的诗画之地,也是著名的中国宣纸之乡、中国宣笔之乡,素来文风鼎盛、环境优越,素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本次采风活动的带队老师、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智能视听系系主任虞国芳认为:“泾县不仅风景优美,且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充满故事的革命老区,更易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用手中的镜头讲好泾县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是国内第一所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上海大学“双共建”的新闻传播学院。自2014年开始,学院依托新闻实务课程创新开展暑期采风课外教学,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记者走出校园,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新闻实践教学,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十年来,学院师生先后奔赴江西婺源、安徽临泉、河南方城、浙江海盐、江苏太仓、安徽歙县等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相关成果在人民网、新华网、澎湃新闻、上观新闻等主流平台播出,并得到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教育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成为目前国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品牌项目之一。

新民晚报记者 吕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