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的天气一直在阳光和雨水之间来回切换,广东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蒸笼。一下太阳把人晒得外焦里嫩,一下大雨犹如开水一般浇下来。不得不感叹一句:广东人真的太难了!

然而,放眼全国,难的还不止广东人。近期,40℃的热浪席卷了北方,中央气象台连续七天发布高温预警。

如果说广东人是蒸熟的,那么北方人就是被烤熟的。

近期的北方到底有多热?

其实6月8日以来,北方遭遇今年来最强高温过程。安徽一小孩光脚走进院子时,脚被地面烫到哇哇大哭,尝试把脚抬起来后,双手双脚轮番着地,这个视频在各平台成为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频截图)

华北平原等地高温仍处于鼎盛状态,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中北部可能出现成片40℃~42℃以上。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午后地表温度可能超60℃,局地甚至可超70℃。

高温不仅连续多日不断,一天中高温的持续时间也可能达到8小时甚至10小时以上。山西汾阳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本轮高温过程与往常不同的特点表现在:地温高、持续时间长。

中国天气网还推出全国地表温度排行榜,大家快来看看全国有哪些城市热到“烫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全国地表温度排行榜可以看到,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新疆等地部分地区地表温度超过69℃,热到“烫脚”。其中,新疆吐鲁番、河南沁阳和陕西西安地表温度更是达到72℃及以上,陕西和河南也热出了新疆火焰山的感觉,滚烫的地面犹如“铁板烧”一般。

地表温度和常说的气温

有什么区别?

简单地说,气温是离地1.5至2米百叶箱里测到的温度,可以代表近地面大气温度的基本状况,气象部门一般预报的是气温。地表温度是在没有遮挡的土质地表测到的温度,在夏季暴晒的日子里,地表温度会快速上升,特别是午后,远大于百叶箱测量的空气温度。

多地高温背后是气候危机

今年六月才刚开始,才入夏不久,最热的七八月份还没到,华北平原与西北地区多地就出现如此高温干旱天气,这不禁让大家感到疑惑:2024年,到底会不会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地球变得越来越热已经是无法逆转的事实。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个年份几乎都在2000年之后出现;更严峻的是,这个“纪录”还在不断刷新。

2020年是气象纪录史上第二高温年份,仅次于2016年;2021年有拉尼娜现象,原本温度应该偏低,但在最热年份排名中依然位居第六,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拉尼娜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球气候变化的历程就像癌症一样。在初期并不表现 出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是晚期。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上升。今天,这一浓度已经超过410PPM,比工业革命前上升了40%以上,并且还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升。

1850年科学家开始有效记录气温,从那时到现在,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大约1.1℃。

随着大气升温,海水在吸收大气新增的热量后也跟着升温,由此导致更多的水蒸气(也是一种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层,其引发的气候变化分量仅次于二氧化碳,占到了30%左右的份额。

面对气候变化,行动不容缓!从减少碳排放到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从个人到国家,每个环节都必须重视起来,共同努力,为地球降温,为人类的未来护航。

最后,最最提醒,近期高温天气仍会持续,各位街坊要继续做好防暑、补水等工作,外出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谨防中暑。

另外,地表温度过高可能会引起汽车爆胎、自燃、路面崩开等危险,请公众警惕防范,行车前要仔细检查车况,备好灭火器、警示标,驾车控制车速,保持车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青青

图文来源:凤凰网风声OPINION、广州广播电视台、

中国天气网、Xingx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东最生活出品,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