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东北地区爆发了著名的中东铁路事件,张学良的十多万名东北军、面对数量远逊于己的苏联红军作战时溃不成军。然而,让人惊讶的是,当苏军获得胜利之后,斯大林并没有趁机强占中国的东北地区,甚至连一些必要的战争赔偿都没有向中国要求赔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苏联因为海岸线极度寒冷,迫切需要在远东地区获得一个不冻港作为出海口,既然中东路战争是张学良挑起的,那么在苏军获胜之后,斯大林为何表现得如此克制?

这其实是多方博弈的结果。

中东铁路的全称是中国东方铁路,原本是清朝末期、沙俄在我国东北境内修筑的一条铁路干线。

铁路修筑完成之后,沙俄不仅拥有这条铁路的控制权,同时还拥有铁路两侧地区的管理权。

然而,等到沙俄灭亡后,新建立的苏俄尽管口头上承诺要废除在华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但由于中东路具有巨大的战略和经济价值,苏俄对于此事仍采取了拖延的态度。

当“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蒋介石的反共政策愈发疯狂,对于苏联也极为敌视。

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通过《对苏绝交决议》。

不过此时,苏联与国民政府控制区域并不接壤。而且,苏联正为“一五计划”做准备,也无暇顾及远东地区。因此,刚刚掌权的斯大林并未对这封《决议》做出过多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一来,国民政府便认定了斯大林的软弱,而接下来“东北易帜”也让蒋介石有了进一步行动的契机。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易帜归顺国民政府,同时开始积极响应南京的各项政策,其中一条就是修改列强在华不平等条约的外交革命。

中东路,作为苏联在东北大地上的巨大租界区,自然会成为张学良响应南京方面的“投名状”。

但是,毕竟苏联是沙俄的继承者,而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沙俄的军事实力都远超于日本,如果贸然动手、搞不好会变成玩火自焚。

就在张学良犹豫之际,他的秘书张国忱说的一番话,无疑给他打了一记强心针。

张国忱兴奋地告诉张学良:“苏联因为错误的经济政策,正在经历大饥荒、国民奄奄一息,而欧美列强对于苏联又是极度敌视,因此现在正是收复中东路的绝佳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国忱所说并非毫无根据,因为在苏俄内战结束后,许多白军将领流落到东北,而张国忱手下就有曾经白军将军的顾问,这些人成为了他最可靠的情报来源。

张学良听后虽然有些“天助我也”的兴奋,但对张国忱的意见也是半信半疑。毕竟谁都不清楚,这些俄国人心里究竟有没有打小算盘,他们或许也可能是借东北军之手,杀回俄国。

最终,张学良考虑再三后,决定先用中东路的附属设施试试水。

1928年12月,张学良派兵入驻原本属于苏联管理的中东路电报局与哈尔滨市电话局,苏联除了提出抗议之外,并没有进一步的反应。

不久之后,尝到甜头的张学良再次出击,要求苏联人让出部分中东路权益,结果苏联真的再次让步,将管理中东铁路的6个实权部门处长的位子,交给了张学良。

接二连三的胜利,张学良对苏联软弱可欺的情报已经深信不疑。

1929年5月,张学良终于决定以武力收回中东路。在行动之前,他特地赶到南京与蒋介石会晤。毕竟此时东北军名义上已属于南京国民政府统辖,他还需要给蒋介石做个汇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张学良心怀忐忑地说完之后,蒋介石的反应出乎他的意料,表现得无比热情。

谈话间,老蒋拍着胸脯保证道:“一旦中苏开战,中央可出兵10万、资助军费几百万银元。”

有了这张空头支票,小张也准备撒开手干一次。

1929年8月15日,张学良下达对苏作战动员令,十多万东北军被派到了前线。

相比之下,此时东北军的数量比起刚成立的苏联远东特殊集团军要雄厚得多。

为了表示自己支持张学良的决心,两天之后,蒋介石正式对苏宣战。

然而战争结果令人始料未及,面对临时组建的苏联军队,占据人数与本土作战双重优势的东北军不堪一击,几个月的时间里、前前后后打了几十场战斗,东北军却鲜有胜绩。

蒋介石所代表的国民党中央政府,除了空喊口号外,也并没有为东北军提供真正有效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到1929年11月底,东北军损兵折将近万人,而苏联的伤亡人数仅有1,000多人。如此巨大的伤亡对比,让张学良重新意识到:苏联并不软弱,起码要比自己的东北军凶猛得多。

此时的张学良,已经开始认真考虑该如何结束冲突。

1929年12月3日,张学良就派出蔡运升与苏联方面的谈判,并很快签订了《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

消息传到南京之后,蒋介石震怒,当即派人发表声明,明确宣布:以张学良得身份,无权参与中苏两国之间的谈判,中方对《伯力协定》不予承认。

但毕竟张家在东北苦心经营了几十年,奉系部队也都唯张学良马首是瞻,南京国民政府的这份声明,在他们眼中如同一张草纸。

最终,中东路事件宣告结束。

然而令人想不明白的是,张学良的东北军全面溃败,按照列强们的惯例来说,割地赔款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在战场上取得绝对优势的苏联,除了要求恢复他们对中东路的控制权外,既没有继续入侵东北,也没有要求国民政府割地赔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那时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正是被誉为“钢铁之人”的斯大林,这样一个作风硬派。从不吃亏的人,为何不借着打胜仗的机会,趁机获取更多的利益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要先了解一下东北亚地区博弈的根源、或者说是参与博弈的主角。

苏联之所以没有趁火打劫,绝不是因为斯大林动了恻隐之心。事实上,苏联的东北亚战略,实际上就是计划将我国东北地区彻底侵吞。之所以迟迟没有行动,是因为背后有强大的势力阻拦!

在甲午战争之前,沙俄一直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活跃的外国势力。而等到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作为战争国,迫使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虽然此事在俄、德、法三国的干涉下不了了之,不过自那以后,日本登上了东北这个舞台。成为与沙俄博弈的对象。

1904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胜出,他们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力明显增强。中东铁路的南段,被日本人收入囊中,并改称为南满铁路。

虽然俄国人战败了,但他们对于我国东北的野心却没有消失,随时等待着卷土重来的机会。即使1917年沙俄的统治被终结,刚刚建立起来的苏联、依旧对于东北虎视眈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苏联之所以没有在中东路事件后、继续入侵东北,其根源就在于苏联真正的对手是日本与英美。而张学良、或者说是奉系军队,他们还真没放在眼里。

更重要的一点是,中东路事件是张学良率先发起的,具有战场主动权的东北军应该更有优势才对。而朝向苏军一边倒的战场形式,则说明苏联其实早已准备。

而被张学良视为后盾的南京国民政府呢?从战争一开始后,就从没停止对张学良的“声援”,蒋介石背后的美、英、法等西方势力,也同样会在东北军作战不利的时候“果断出手”,谴责苏联的行为违反《非战公约》。

然而,除了声援、除了谴责之外,再也没有实际行的举动。

不仅是美、英、法,就连国民政府也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加入战场,仅仅是事后给了张学良一笔资金补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件事上不难看出,其实在蒋介石眼里,东北军能不能打赢苏联并不重要,甚至广袤的东北地区在谁手里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借苏联之手,一步步削弱甚至是消灭掉东北军。这是老蒋排除异己的惯用伎俩。毕竟,这支军队对于老蒋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忠诚,就算改旗易帜了,他们效忠的仍然只是张学良。

所以,中东路事件的结果,早已被老蒋预料到了。

因为蒋介石知道,没有自己的支持,张学良根本打不赢苏联。反之,正因为自己有英美的鼎力支持,苏联人也肯定不敢在中东路事件结束之后,继续挥师南下。

除此之外,并没有参与中东路事件的日本关东军,却因为这场意外的战争,收获了至关重要的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意识到了两件极其重要的事情。第一,东北军虽然人多势众、武器装备也不差,但真要上了战场却不堪一击。说明这支看上去强大的部队,指挥方式上、或者说是统帅身上存在致命的缺点。第二,虽然东北已经归顺南京国民政府,但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军事行动,蒋介石未必会出手干涉。

正因如此,中东路事件结束不久,也就是1931年,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而九一八事变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奉系部队在没有进行正面抵抗的情况下,全面撤出东北。

那么,既然这场博弈的输家只有张学良,南京方面隔岸观火,为什么苏联不继续进军,获取更大的利益呢?

对于苏联而言,在中东路事件后,继续入侵东北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实际上,当时的东北地区、不仅仅是张学良控制的一块地盘,也是日俄之间的缓冲区。

因此,只要东北不在日苏任何一方手里,那么日苏之间直接冲突就会大大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英美虽然敌视苏联,但是对于日本也全无好感。一旦日本或是苏联任何一方获得了东北,便要承受来自英美两国的直接压力。

斯大林看清了东北的局势,他既不想直接面对日本人,也不想承受与英美交锋的风险。

所以,中东路事件结束之后点到为止、命令部队停止继续入侵,才是斯大林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