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前置 关口前移 保障前倾

——泰宁县公安局“三个靠前”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21日讯 5月2日晚,泰宁古城内熙熙攘攘,游客如织,古城警务室“妹仂”矛盾调解室里,一起夜摊摊主与来泰游客因购买土特产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正在调解。“出来旅游本就是图个开心,同理,开门做生意也需要和气生财,签了字,大家握握手,事情就算‘翻篇儿’了。”

经过“妹仂”调解室女警的耐心劝说,调解民警用春风化雨般的温情圆满化解了又一起涉旅矛盾纠纷。

这是泰宁县公安局“三个靠前”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2024年以来,泰宁县公安局紧紧围绕“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实战化职能体系,深入探索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内涵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精准警务,坚持关口前移、工作前置、保障前倾“三个靠前”,摸排各类矛盾纠纷578起,稳妥化解576起,化解率99.65%,无一起因化解不力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取得新成效。

5月22日14时许,辖区群众黎某急匆匆赶到上青派出所报警,称其播种在上青乡某村东处田里的秧苗被同村村民曹某养的牛吃了不少。如今正值春耕季节,没有了秧苗,意味着这一年田里就没有了收入,因此急需民警的帮助。

上青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后,将双方当事人带进“警司联动”调解室,从情、理、法三个方面进行劝解,平息了双方当事人的怒火,促成双方握手言和,帮助黎某挽回损失。

“警司联动”调解室是上青乡派出所和司法所积极推进“警司联动”工作模式,强化“公调对接”机制的一个具体做法。派出所作为群防群治的“最后一公里”,为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前置,泰宁县公安局健全多元调处、分级联调、闭环管理机制,凝聚乡镇(社区)、居委会、司法所、派出所调处合力,采取包案化解、挂钩帮扶、专班攻坚、联合参与等方式,将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今年以来,共联合调处风险等级较高的矛盾纠纷27起,提交县委政法委牵头开展风险等级高的矛盾纠纷调处1起,调处成功率100%。

线下进千家,线上通万户。为提升古城群防群治工作效率,泰宁县公安局依托“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和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分析研判,结合“千长挂千所、万警进万村”“机关民警下基层——我为家乡添‘警’色”等活动,深入开展“组格建群”1200余个。同时,打造以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为载体,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的县、乡(镇)、村(居)三级矛盾纠纷防范矩阵,打破空间、时间局限,搜集各类矛盾纠纷信息252条,闭环化解251起,化解成功率99.6%。

此外,泰宁县公安局将矛盾纠纷化解队伍保障和经费保障前倾,吸纳74名具有一定威望、热心服务的离退休人员、乡贤志士等担任调解志愿者,组建13支知民情民意、覆盖各行各业的调解员队伍,充分借助他们情况熟、信息灵、“说话有人听”的优势,增强矛盾纠纷调处质效。目前,城关派出所返聘2名工作经验丰富、法律素养高、群众基础好、调解能力强的老党员民警常态入驻调解室,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5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见习记者 彭冬晴 通讯员 林存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