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远方的人,请驻足巴拉格宗

听一段还在路上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5月2日晚上10点,巴拉格宗第六届雪山音乐节第二场晚会在主持人与观众定下“明年之约”,互相挥手道别后结束。至此,为期两天的巴拉格宗第六届雪山音乐节圆满落幕。

离场音乐响起,现场观众纷纷起身,或者驱车回家,或者回到景区酒店。直播间关闭,粉丝们带着不舍离开。人潮褪去,巴拉格宗又再次回归静谧。悬崖之上,夜色深沉,星光点点。峭壁之下,岗曲河滔滔不绝,穿过香格里拉大峡谷奔向金沙江。

古村安宁,星河呓语;万山磅礴、河流奔腾——千年的回响与远方的召唤同时回荡在巴拉格宗之夜。

巴拉格宗的歌为何如此深沉壮阔?传唱度为什么那么高?这么多年,作为一个景区,巴拉格宗多次创作、发行歌曲的动力是什么?坚持举办雪山音乐节的意义在哪里?这一切都与巴拉格宗所抱持的情怀、所承载的精神有关。

都说巴拉格宗是人人向往的心灵家园,那么巴拉格宗代表着怎样的守望与期待?或许,我们要穿越时空去寻找答案。

1000多年前 | 翻山越岭而来的藏族部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00多年前,四川巴塘地区各部落之间征战不断。为了远离连年不休的纷争,一个叫斯那多吉的首领带领族人踏上迁徙之路,寻找梦中的理想家园。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了格宗神山脚下,以巴拉村为中心,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有了险峰峡谷作为屏障,这个经历过战乱的部落,从此过上了充满宁静祥和的日子。

他们根据时节在巴拉村、乃当村轮流居住,在坡地种植青稞、小麦、蔓菁等作物,在格宗塘牧场、花海塘放牧,去除神山之外的大山上打猎,过着“一半时间农耕,一半时间游牧”的生活,传统习俗世代相传。

守护永恒的爱与宁静,是巴拉格宗的人间理想。

40多年前 | 13岁出发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00多年后,时代飞速发展,山外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因为不通公路,巴拉人外出看病、上学读书、买卖农产品、采购生活物资困难重重,想要通电、通信号更是妄想。交通闭塞、生产得不到发展,巴拉格宗成了迪庆远近闻名的“穷山坡”,11岁的斯那定珠也因此失去了治疗左眼的机会。

13岁,当很多人还在父母身边嬉闹,斯那定珠已经背上了行囊,通过狭窄的人马驿道,独自去到外面的世界。

出发后,会怎么样,他不知道。但如果不出发,结局已然注定。怀揣“为家乡修一条路,让小汽车开到村子里”的梦想,13岁的斯那定珠坚定地出发了。走出大山,他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摆过地摊、做过苦力、睡过桥洞,渐渐地学会了说普通话,学会了走南闯北做生意。头脑敏锐,为人诚信,打拼20多年后,斯那定珠成为了一名拥有三、四千万资产的商人。

虽然少小离家,但巴拉格宗早已融入斯那定珠的灵魂。摸爬滚打多年,经历了世间百态,尝尽了艰辛苦楚,他反而更加牵挂家乡,修路的愿望越来越急切。

巴拉格宗,是斯那定珠出发的理由,也是他回来的意义。

20年前 | 一条改变家乡命运的公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知越来越多乡亲搬离家乡,巴拉格宗已走到消失的边缘。斯那定珠在明知自己的身家与修路所需的资金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开始修路。他变卖资产,借遍亲友、银行,边筹钱边修。这一修,就是十年。

当公路通到巴拉村,巴拉格宗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

通了路,随后就是通电、通信号,开发景区,发展生态旅游业……从此,巴拉格宗在地图上拥有了自己的位置,声名渐隆。国际王牌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美誉接踵而至。

风光绝美,人文纯净,藏在香格里拉深处的巴拉格宗,成为了现代人精神上的故乡。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或者在这里重拾关于家乡山水的记忆、回味童年的欢笑,或者直接把这里认作了家乡。青烟袅袅,云雾缭绕,房前屋后种着苹果树,林间有鸟、有松树、有蘑菇,清澈的河水里鱼儿悠游,雪后的大地上动物的脚印从森林延伸到屋檐下……

这不就是我们曾经拥有或始终渴望的故乡吗?唱巴拉格宗,不就是唱我们自己的眷恋?

这10年 | 且歌且行,风雨无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拉格宗前进的脚步并不轻盈,但也从未停止。不管如何艰难,巴拉格宗从未放弃这片净土传承千年的生活哲学。

因为敬畏,始终虔诚、勤恳。

因为热爱,始终自强、坚韧。

近十年来,巴拉格宗各项旅游服务配套不断完善,人文气质也愈加鲜明。蜿蜒的盘山公路之外,世界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掌控一切日常。公路的这一端,是祥和宁静的巴拉格宗,时光的脚步放缓,日升日落主导着生活起居,人和大自然不分彼此。

一座座雪山,托举着大山人的美丽乡愁;一条条山路,书写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片片牧场连接着华夏大地的文明根系。雪山峡谷间,看不够的美景,听不够的天籁,绵延千里。

十年间,巴拉格宗的单曲、音乐专辑、雪山音乐节不断问世。巴拉格宗音乐,是巴拉格宗写给人间的情书,也是每一位心怀故乡的人,随身携带的时光之门。歌声响起,弯弯曲曲的山路再次浮现,遥远的惦念重新唤醒奔赴明天的力量。

在文化多元、精神家园普遍失落的今天,乡愁的意义不言而喻。巴拉格宗坚持用音乐传递热爱,用歌声留住乡愁,是对故土的感恩,是对青山绿水的深情守望,也是在向世界发出邀请——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走进香格里拉,走进巴拉格宗,感受雪域净土的美丽与神奇、体会香格里拉人文的丰盛与绚丽。

未来 | 让世界“听到”香格里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旅融合的号角早已吹响,香格里拉稳步走向世界。

接下来,巴拉格宗将继续推出好的音乐作品、音乐活动,通过“旅游+音乐”打造具有号召力、影响力的文旅IP、开拓旅游文化深度和内涵,助力世界的“香格里拉”深化文化赋能旅游实践,为区域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通往故乡的路,路的终点,是出发时的自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巴拉格宗,那是自由呼啸的山野,旅人的归处。云云人海中,“走出大山的孩子”遍布各个角落,怀揣赤诚与眷恋,朝着各自的理想前进。

以梦为马,风雨当歌。在连接着故乡与他乡的路上,巴拉格宗音乐一路相伴。

远方的朋友,如果征途太漫长,请驻足巴拉格宗,逐日升月落,听雪落千山、清风拂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