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一直为浇地没水犯愁,没想到今天就用上了长江水,真是远水解了近渴!”6月20日午时,临清市戴湾镇水西村村民张力亭正在农田浇地,远道而来的长江水从管道中涌出,流向干渴的玉米地,这让他对明年的收成多了一分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力亭用长江水浇地 。

张力亭家里一共有8亩地,6月11日小麦开始收获,14日全部播种完玉米后,就一直等着天气降水与灌溉用水的到来。

但天空不作美。对于今年的干旱,临清市排灌工程中心负责人于福明提供了一组数据,“往年这个时间段,临清的年降水量应该到110毫米以上,今年到现在有效降水才30毫米左右,不能满足当地农业生产需求。”于福明介绍,小麦收割后地表向下3厘米到7厘米,都是干土。

同时,引黄用水流经的灌溉渠系位山三干渠段正在实施水毁修复建设,8月底前无法提供黄河水进行灌溉。另外一个灌溉水源漳卫运河水量日趋下降。面对无水可灌的困局,千方百计找水源保夏灌,成为临清市的当务之急。

临清市将注意力转移到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该工程穿越临清境内,按照南水北调工程设计用途,主要用于工业供水、生活用水,以及缓解由于地下水超采引发的诸多生态环境和地质问题等的生态补水,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山东省内尚未有过。

保夏灌,就是保秋粮。临清市水利局不等不靠,统筹旱情墒情、积极谋划,向山东省水利厅、聊城市水利局、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公司请示、汇报、沟通、协调后,6月12日戴水河闸、陈廖河闸、左孔支沟闸及李官营闸开启,向临清市输水灌溉,抗旱保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力亭用长江水浇地 。

据了解,本次利用南水北调干渠引江灌溉预计历时12天,输水约300万立方米,可辐射临清5个镇街共计10万亩耕地,目前已经浇灌8万亩左右。“自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11年以来,引江灌溉在山东省尚属首次,该举开创了南水北调工程服务三农、保障粮食安全的先例。”于福明介绍。

临清市共有耕地85万亩,目前水利部门正在继续积极协调黄河水、长江水以及漳卫河来水,保证后续耕地有充足的浇灌用水,保障秋季粮食生产的安全。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郑希平 通讯员 倪群力 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