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est innovations come from cooperation……”采访中谈及创新之源,在迈科康生物首席科学家Mark R. Alderson(下称“Mark”)眼中,创新诞生的关键是合作。

由Mark促成合作,成都团队领衔研发的一种针对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治疗性疫苗正处于关键期。“同时,我们研发生产的疫苗产品,也将从成都‘出海’,造福全世界的患者。”

驱车来到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一栋栋橙色的方形建筑内

众多生物医药企业

在此布局

走进

成都迈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迈科康生物”)

我们见到了这家成都企业的

首席科学家——Mark

当越来越多外国科学家

来蓉参与创新研发

得益于开放合作

从成都“出海”走向世界

如今,成都正全方位

加强科技创新合作

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在开放合作中

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迈科康生物”就是其中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新开放合作

是企业发展的“必答题”

走进迈科康生物,一栋橙色建筑内,分布着十余个大大小小的实验室和办公区……“开展科技创新方面的国际合作,关键是建立沟通和联系。”Mark说道,国际性的研发机构需要了解像成都和其他中国城市正在进行的创新和发展,成都企业同时也需要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合作,达成“双向奔赴”的最佳方式则是通过像他一样的“中间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是我的部分职责,帮助迈科康生物成为一个更加国际化的企业,促进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伙伴关系。

正如Mark谈到的,开放合作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答题”。据介绍,成立于2016年的迈科康生物,是一家致力于创新疫苗和新型佐剂研发、生产和商业化于一体的国际化生物医药企业,在中国成都、上海、杭州和美国西雅图设有研发中心及商务团队。

正是得益于这种全球化布局,迈科康生物自建立之日起,就有着协同创新、开放合作的“基因”。在2023年,迈科康生物与盖茨基金会建立合作,将共同开发一种针对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治疗性疫苗。“我们希望疫苗开发成功后,它不仅可以在中国销售,还可以在包括宫颈癌等人乳头瘤病毒疾病负担最重的低收入国家等世界其他地区销售。”Mark介绍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好的创新来自合作、共享以及专业互补,如果将同一研究领域,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们汇聚在一起协同攻关,一定会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攻克“卡脖子”技术

掌握研发创新疫苗的“钥匙”

“我们的创新速度和创新优势一方面是依托于和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紧密合作与协同创新,另一方面是源于公司先进的新型佐剂平台和重组蛋白平台。”迈科康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德祥直言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德祥口中的新型疫苗佐剂平台,便是企业自主攻克的一项重点“卡脖子”生物药技术。据了解,疫苗佐剂被定义为与疫苗抗原联合给药时能够增强疫苗免疫反应的强度、广度和持久性的各种成分,被广泛用于疫苗开发,是大部分疫苗产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新型佐剂是开发创新疫苗的“钥匙”,长期以来是我国疫苗行业发展面临的卡脖子技术。主要难点是无法获得可用于产品开发的佐剂原材料,没有掌握佐剂的配制工艺,以及质量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新疫苗的开发中,如何拿到这把佐剂“钥匙”?集智攻关和协同创新是企业的“致胜法宝”。目前,该企业攻克新型疫苗佐剂“卡脖子”技术,形成了从佐剂原材料研发、生产到佐剂配方开发与应用的垂直化产业链,拥有近20种佐剂原材料,佐剂分子数量上已做到全球第一,供应链自主可控。

在实验室门口,可以看到企业各类创新疫苗的研发“进度条”。有近期被受理新药临床试验的用于呼吸道疾病的重组RSV疫苗,正在开展临床二期试验的轮状病毒疫苗,将进入临床三期试验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迈科康生物的重组RSV疫苗也成为全国首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正式受理的采用重组蛋白技术路线和使用创新佐剂的国产RSV疫苗。

带状疱疹疫苗也搭载自主研发的新型MA105佐剂系统,是全国范围内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可控供应链,并进入临床试验关键期的复杂佐剂系统创新疫苗。

因此,该佐剂也有望成为国内首款获批的新型佐剂。

汲取城市土壤“养分”

让“成都造”创新疫苗走向全球

企业的发展,与城市创新创业土壤密不可分。

“和十多年前相比,成都城市发展可谓是翻天覆地。”在Mark口中,“土壤”的快速变化是Mark此次来蓉印象最深刻之处,尤其是对企业总部所在的天府生物医药城感到惊叹。

这里从一片空地,建设起现代化创新载体和庞大产业园区,还正不断助推生物医药企业落地“开花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Mark眼中,成都是一座有极具创新活力的城市。“这有很多新事情正在发生,有很多年轻人、年轻科学家生活工作在这里,带给这座城市朝气和活力。”当被问及将如何推介成都,“那就带他们来看看!”Mark透露道,下一步企业将会在成都举办一些国际性的学术活动、会议,并且邀请生物医药领域的顶级科学家来蓉参会,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了解成都,感受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澎湃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美国的Mark尚且如此,海归创始人陈德祥同样被成都的创新土壤所吸引。

2016年,陈德祥回国创业,创立了迈科康生物。“当时也曾考察过很多地方,包括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最终,经过综合评估,选择了成都。”对于企业扎根发展的这座城市,陈德祥表示,从场地设施、支持政策,到人才储备、创新资源汇聚,在成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软硬件优势非常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一间房,到一栋楼,再到一个厂,再到融资超过10亿元,正是企业一步步发展的实际以及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让陈德祥感受到了成都的优势和诚意。

对于未来发展,陈德祥说道,利用现有对外开放环境,尝试建立新的科技创新合作,将创新产品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世界,让“成都造”疫苗走向全球。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