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医学技术系成立于2020年,设有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眼视光学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省级新建专业质量提升项目建设点。设有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眼视光学4个教研室。现有在校本科生1700余人。医学技术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坚持“德医双修、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坚持“医以求证,技以求实”的培育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技能操作娴熟,综合素质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业介绍

1.医学影像技术

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热爱医学影像事业,掌握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技术,掌握生物医学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具备终生学习能力。能够在医疗卫生、学校、科研、医疗设备等相关单位,从事医学物理和医学影像技术相关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医学检验技术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具有终生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3.康复治疗学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扎实掌握康复治疗学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终生学习能力,能从事临床康复评定、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4.眼视光学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扎实掌握眼视光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终生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眼视光专门人才。

教师风采

张海燕

医学技术系主任、副教授。安徽省预防医学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学校卫生化学教育学组委员会委员。获安徽医科大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提名奖”,“教学贡献新华奖”。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作者在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收录论文2篇。以副主编、编委参编卫生部规划教材和学习指导共7部。

徐元宏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安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安徽省细菌耐药监控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安徽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临床检验工作20余年。主持省教育厅自然科研课题4项、省卫生厅自然科研课题1项、省科技厅十五攻关科研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省科技攻关课题多项。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5部。

陈和木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安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常务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从事脊柱脊髓损伤、颈肩腰腿痛、脑卒中、颅脑损伤以及四肢关节功能障碍等疾病的临床康复工作和基础研究。荣获安徽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康复医师”、安徽医科大学“十佳教师”、安徽医科大学首届“教学贡献新华奖”、安徽医科大学“最受大学生欢迎教师”、安徽医科大学“学习雷锋在行动”先进个人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项,在国家级出版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主编各类学术专著10余部。

廖荣丰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白内障、屈光手术、眼表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0余人。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内外眼科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20篇。合著眼科专著3部。承担科研课题8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宫希军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医科大学消化疑难病影像诊断中心副主任。从事影像诊断及介入诊疗工作20余年,现为放射科腹部及血管影像诊断亚专科负责人,擅长腹部及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著20余篇,主编/参编大型专著4部(含教育部重点图书一部),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曾获得“安徽省医学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

教育资源

校内实验、实训室

医学技术系建设有DR实训室、CT实训室、超声实训室、检影验光实训室、配镜实训室、检验诊断实验室、传统康复实训室、运动疗法实训室等校内实验实训室20余间,拥有影像DR模拟机、CT模拟机,检验血凝仪、荧光定量PCR仪,康复超短波治疗仪、多功能平衡杠、OT综合训练车,眼视光全自动磨边机、全自动电脑验光仪、全自动验光仪组合台等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室数量充足、性能优越,能够较好地满足各专业教学需要。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医学技术系长期合作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70余家,其中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包括南京鼓楼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等。与合肥普瑞眼科医院、合肥金域医学合作共建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

实践基地 教学科研

近年来,医学技术系结合学科建设,分层次、有计划申报省级教科研课题、校级教科研课题,努力突破国家级课题。积极建立教研科研平台,主动引进高学位高职称的学科带头人,构建教研科研团队。近五年,系部教师承担省级教学研究、科学研究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科研学术论文60余篇,主参编出版教材20余部。

拓展现有的附属医院和校企合作教学基地建设,围绕“新医科”建设,寻求深入的医教协同,探索共建“金域检验产业学院”“康复产业学院”等,以“2+2”培养模式加强临床实践与基础理论的整合与联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院院合作,突出医学技术类专业特色,强化协同育人、提升质量标准、深化开放合作,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总体水平。

实习实训 人才培养

“医学大讲堂”系列活动

为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医学技术系开展多场“医学大讲堂”系列活动。

暑期“三下乡”活动

医学技术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等活动,践行医学生誓言,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学习成效

经过四年的培养,学生基本掌握专业的理论课程内容,实习期间能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医学技术工作,获得实习单位的好评,部分学生被实习单位评为优秀实习毕业生。2021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于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三等奖及单项赛道金奖的好成绩。

升学就业

医学技术系专业现有学生党员66人,学生获得奖学金385人次。近两年,毕业生考研升学均取得良好的成绩,考研达线率为24%,多名学生被安徽医科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毕业生不但就业率高,就业质量也非常好。近两年,毕业生就业单位有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省内外多家知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