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今天)4时51分,

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

夏至。

这是228年以来最早出现的夏至。

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可观“立竿无影”。

如果天气晴朗,夏至日中午,在广州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可见阳光直射塔底,时间是6月21日12时27分55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回归线标志塔资料图。来源:广州从化发布

在广州“原点”(越秀区中山五路人民公园),也可见立竿无影。公众把矿泉水瓶放在水平的地面上,就可目睹到“立竿不见影”,时间是夏至日当天12时28分49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

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广州今天日出时间为5时42分01秒,

日落时间为19时15分34秒,

昼长为13小时33分钟33秒。

SUMMER

养生原则

一、慎防暑邪

暑为夏季的主气,夏伤于暑,热气盛,暑邪属阳邪。中医把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动而得之为“阳暑”,静而得之为“阴暑”。

夏日在烈日下工作或长途奔走,容易受炎热暴日而引起高热、心烦、口渴、大汗为“阳暑”,调理重在“清热、降火”故夏至时节外出时要备好防晒用具及白开水、防暑降温的药品如十滴水、人丹、风油精等以备应急之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节气,阳气极盛,人的皮肤腠理开泄,寒邪易袭于肌表,大太阳下日晒后,直接进冷气房,易被寒气所伤,体热难散或者天气炎热过食生冷饮,会让消化道功能受到干扰,人们常出现身热头痛、无汗怕冷、关节酸痛、大便稀薄,这是过于贪凉受寒所致的“阴暑”调理重在“散寒化湿、和中祛暑”,家中可备用一些藿香正气液以散寒化湿,也可喝点紫苏粥以解表散寒,对阴暑有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UMMER

二、敛阳养阴

夏至阳气虽旺,但大部分跑到体表,五脏六腑反而一片阴凉,身体出现外热内寒的格局,致虚火外浮,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寒湿困里,脾胃虚寒。夏至时节,最好的养生方法是适当收敛浮阳,让内阳不要太虚。故应减少应酬睡好午觉顾护内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时节,一阴已生,当养其生机。顺势护住阴气的萌芽。阴气平和,阳气固秘,身体无恙。夏至节气,有两样好东西可以帮助我们滋养心阴:一是鸭蛋:在蛋类中,鸭蛋是凉性的,有滋阴不仅滋心肾之阴,还能清心肺之热,对老人心胸烦热,或小孩热咳,都有调理作用。二是桑葚。夏至时桑葚上市,它滋养心阴肾阴的作用。夏天吃它,对心悸失眠很有帮助。趁桑葚大量上市,熬成桑葚膏,还能延缓衰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UMMER

三、吃苦尝酸

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五行的观点),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辛”的说法。根据五脏、五味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能助心气而制肺气。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同时多食咸味以心,因咸入肾,补养肾水,肾水上行以敛心火,不致心火过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UMMER

四、情志疏泄

夏至阳气旺盛、万物生机活跃。人们要顺应这一时令特点,精神上力避懈怠厌倦之心;心静则身安,可以避虚邪,远疾病,安度盛夏。故夏至时节要把自己的郁滞散发出去,让情志疏泄。这样,到秋天收敛的时候,才能收进东西。如果在夏天疏泄得不够,到了秋冬季节想进补,也无计可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到来

温度升高、空气潮湿、雷阵雨频繁,

人们容易出现

没胃口、湿气重、中暑等症状。

最近,有一种岭南街坊不陌生的水果

即将迎来大量上市的季节,

它就是——黄皮。

黄皮全身是宝,

被广东人称为“正气果”,

有很好的食疗价值

暑热没胃口?

试试“水果中的陈皮”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麓景东门诊主任医师曾科学指出,黄皮的果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机酸、果胶和糖分,这些营养元素对人体而言是很好的营养补充品,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皮可以调畅气机、助消化,它还有化痰不生湿的优点,与陈皮所具备的燥湿化痰特点不谋而合,因而被称为“水果中的陈皮”。当季的新鲜黄皮,皮薄汁多,酸甜解渴,还能解暑、生津、开胃、止咳、化痰,它的解暑效果堪比藿香正气水,天气炎热在外活动时,如果感到口渴或闷热不适时,嚼几颗黄皮能得到一定的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岭南地区的气候容易让人上火,但黄皮是一种能有助于下火的水果,吃荔枝的时候,可以搭配几颗黄皮一起吃,既防止上火,也不会过于寒凉伤脾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间有“饥食荔枝,饱食黄皮”的说法。如果有消化不良或是吃撑了,黄皮可以起到健胃消食的作用。此外,黄皮还能行气和胃,调畅人体气机,减轻因气滞而导致的胀满疼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喉咙生痰时,用黄皮泡水也可助行气化痰。黄皮所具备的不寒凉、不上火、不易生湿的特性,使得它常常被人们称为“正气果”,深受广东人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皮食疗方

黄皮除了能直接吃,

还能用来做菜和做饮品。

医生推荐以下几个食疗方。

01

黄皮蜂蜜生姜饮

材料:黄皮15克,蜂蜜5毫升,生姜汁3毫升。

做法:黄皮连皮压碎,用开水冲泡,放凉后加入适量蜂蜜和生姜汁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解暑、醒胃消滞。

儿童食量:2岁以上孩子消化好、无病痛时适量饮用,每周不超过2次。

02

盐浸黄皮

材料:黄皮500克,食盐适量。

做法:将黄皮放入盐水中浸泡30分钟,随后将黄皮外皮洗净,放入锅中蒸10分钟。准备好一个玻璃瓶,先铺一层食盐打底,放上一层黄皮,再放一层食盐,这样一层果肉一层食盐依次放完,最上层多铺一些食盐,盖紧盖子放入冰箱,一周后可以食用。

功效:健脾开胃、理气消食、清热解毒、化痰止咳。

03

党参黄皮瘦肉汤

材料:党参30克,黄皮50克,瘦肉500克,生姜3片。

做法:将黄皮冲洗干净;瘦肉洗净并焯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半小时;加入黄皮、党参、生姜,用小火炖煮半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行气和胃。

04

双皮汤

材料:黄皮15颗,陈皮1瓣,玉竹3克,猪脊骨250克,蜜枣2颗,姜适量。

做法:将陈皮清洗一下,提前浸泡半小时;猪脊骨汆水、撇浮沫,然后捞出备用;除了黄皮,其它食材全部倒入锅中,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小时;倒入黄皮,再煮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生津、开胃健脾

05

黄皮水鸭汤

材料:黄皮15颗,水鸭1只,陈皮1片,马蹄6-8个,生姜3片。

做法:

将黄皮在盐水中浸泡15分钟,将外皮清洗干净,并将果核挤出;水鸭洗净后切块,焯水捞起,冷水洗净血沫;马蹄刮皮洗净,切块;随后将水鸭、马蹄、生姜片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关小火,慢炖1小时,接着加入黄皮,炖15分钟;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胃助消化、清热利湿。

SUMMER

养生锦囊

西洋参代茶饮,补虚不上火

西洋参甘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能有效调理气虚乏力兼阴虚烦热的问题,是夏至养生的清补佳品。西洋参最大的好处就是补虚不上火。气虚体弱、自汗盗汗、五心烦热、食欲不振、胃口差等都可以用西洋参进补。另外,糖尿病的患者,有偏瘦、口渴、乏力等气津两伤之症时,可泡饮西洋参缓解,同时能降糖;冠心病、高血脂患者,泡饮西洋参也可以调病养生。睡眠质量差服用西洋参,能清热去燥,有效的调节睡眠质量。

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西洋参切片或参须3克,放入水杯中,加适量沸水闷5分钟左右,饮至无味,最后再将饮片吃。

饮食养生

夏至时节食物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多吃苦味以除燥祛湿、促进食欲,防止“食滞”,另需养阳,防止“寒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天气闷热潮湿,影响胃肠蠕动使人觉得胃口不好,如果饮食不当,过食肥甘厚味之品,更易伤脾胃,久而久之会引起“食滞”现象,可多吃性味偏苦的蔬菜,如苦瓜、芹菜等。但苦味食物偏于寒凉,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

特推:苦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苦瓜,具有清暑祛热、明目解毒等功效,对热病烦渴、中暑、痢疾、目赤、痈肿丹毒等有食疗作用。

苦瓜生吃性寒,过食易导致“寒滞”,可熟吃,以改善其寒凉之性,每日最多4根,不建议连日食用。孕妇慎食苦瓜,因其含奎宁,会刺激子宫收缩,引起流产。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中草药知识大全、广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