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住房市场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目前,各大城市的楼市调控措施,都在陆续出台。之后,各大银行还降低了贷款利息,降低到4%,并且降低了30%到20%。另外,许多地区还提高了住房公积金的最高限额,以刺激购房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有很多关于拯救市场的消息。不过,楼市还是在漫长的调整过程中。到了今年五月,百城的二手房均价是每平米14870,已经是25个月前的一个月下降了。另外,五月,百城百城二手房价同比下降100个,其中,有90个城市的二手房降幅超过12个月。当前形势下,我国楼市还将持续进行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现在应该“继续存款”,而不是“抓紧买房”呢?对于这一点,持“抓紧买房”观点的人士说:随着救市的好消息陆续推出,购房者应当把握住这次购房的大好时机。等以后房子涨价了,后悔都来不及了。持“继续存款”观点的人提出,楼市的长期回调态势已成,此时应“继续存款”,绝不能再“抓紧买房”。

在现实生活中,到底应该“抓紧买房”或“继续存款”到2024年?目前,有四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已为我们提供了解答。让我们来看看:

第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助措施,但都不是很有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杭州,成都,西安,重庆,所有的地方,都已经放松了对楼市的控制,甚至有人降低了首付,降低到了20%,甚至连按揭贷款的利息,都跌到了有史以来的低点。但是楼市在短暂的成交量回升后,也迅速回归到原先的修正走势。事实上,目前的救助措施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主要理由如下:

1、疫情过后,大部分人都失去了工作,他们的买房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再也无法承受现在的高昂价格。2、经过这次的疫情,很多人都变得更加理智,不再象以前那么一时兴起。3、目前全国各地的房子都在下降,挣钱的效果也消失了。因此,投机客将会选择撤离,楼市的回调也将不可避免。

第二,住房供应过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两个方面来看,中国的楼市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即使每个家庭只能住10个人,这也足以满足六十亿人口。很明显,这个国家的住房,早就供不应求了。

另外,全国96%的人都有自己的房子,而第二套或更多的房子占41.5%。很明显,经过20余年的楼市繁荣,光是全国的住宅库存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过剩,更不用说,每年都会有大批的新楼盘进入市场。

第三,人们储蓄的积极性很高,而住房的需求却在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3年的爆发,日本的家庭更加注重储蓄。最重要的是,人们都在攒着钱,以备不时之需,比如失业、生病等等。数据表明,2024第一季度,我国家庭储蓄新增8.56万亿,平均每人多储蓄6114元。

而家庭购房需求的减少,则是因为民众对于未来的收益增加抱着一种审慎或者是一种消极的心态,他们不再会象以前一样疯狂地提高自己的房价。这造成了人们储蓄的迅速增长和住房消费的减少。

第四,全国范围内的住房供给都在加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10月,国家发布《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这份计划,五年内将建成六百万个住房,年均为一百二十万个。这一举措旨在满足城镇低收入人群的住宅需要。实际上,由于全国范围内都在加速保障房的供给,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对住房的需求都会有所分化。在今后的房地产市场中,房地产的价格会逐渐去炒,去泡沫,逐渐回到住宅的本质。

在这种情况下,究竟该“抓紧买房”或“继续存款”呢?您若属于刚需及改善型购房者,可趁此时机“抓紧买房”,抓住各项优惠。而假如您是为了买房而买房,上述四种现象都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即“继续存款”。要等到楼市的泡沫消失,房价逐渐回到理性的范围。“继续存款”可以让你避开因当下购买房产而带来的巨大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