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国务院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涉及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七大政策,共二十二条措施。其中,农村居民医保统一缴纳、农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等政策备受关注。想知道这些政策将如何影响我们的医疗保障制度?快来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记者陈健、吴雨)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包括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使用制度,加强药品和医疗服务供需平衡机制建设,促进医疗机构分类诊疗、引导患者合理就医等七大政策,共二十二条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方大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健全国家的根本,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制度。东方大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一是与城镇职工有关的基本医疗保险,即大家熟知的“五险一金”中的医疗保险;二是与城乡居民个人有关的医疗保险,即参保城乡居民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如何健全这一重要制度?文件明确了要领。

根据文件,各地医保局要加强指导,合理确定基本医保筹资的比例和来源,建立健全待遇调整机制,保障基本医保参保人员享受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农村居民医保统一缴纳与服务水平提高

新农合、居民医保纳入一个不少!文件提出,统一农村居民医保、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项目,由原来的两项或三项统一为一项。这意味着原来需要缴纳多笔个人医保费的人可以“放心”了!

文件还要求,各地要将原定参保城乡居民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特困人员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一管理,给予其相应的医保资助政策。这样一来,原来个人缴费比较高的困难群体可以“减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文件强调,完善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将农村卫生室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统筹范围内,加强医保定点管理,提高门诊报销比例和服务水平。

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能够让农村居民享受更多的医保报销待遇,还能够提升农村卫生室的服务水平。同时也能够加强对农村村级卫生院、卫生室的管理,推动基层卫生机构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看完这篇,感觉国家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着很明确的规划和部署,着实让人看到了未来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会让更多的人受益,医疗服务也将更加普惠和便捷。你对这些政策有什么看法?快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