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艰苦惨烈的抗日战争当中,为了保家卫国、抵抗侵略,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了无数如同刘胡兰、赵一曼这样的巾帼英雄。面对着日寇的屠刀,她们毫不畏惧,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救国的重任,谱下了一曲又一曲令人心血澎湃的战斗乐章。曾担任过全国政协副主席、官至副国级的老革命家刘澜涛的夫人刘素菲就是其中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素菲是陕西人,1914年出生于府谷的一个小商人之家,自幼性格刚强,从不与旧观点、旧传统妥协,与身边同龄的女孩大不一样。少年时期,她锐意求学,在别的女孩子都被家里藏于闺阁之中时,毅然背起书包踏入学堂。好在家里虽然谈不上有多富裕,但做小本生意得来的营收足以支持一个女娃的求学之路,父母也相当开明,并没有阻碍自己的女儿寻求进步。

1928年,在府谷的女子初小完成启蒙教育后,刘素菲考入南门高小。在该校,因受到身为地下革命党员的老师的影响,她渐渐萌发了初步的革命观念,成为了一名进步女学生。此后不久,随着对革命工作的深入学习与实践,经由地下党员介绍,她正式入党,开启了前途未卜的革命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6岁那一年,刘素菲成功考入榆林女师,在学校里她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各项革命活动,并负责起了校内共青团的交通工作。完成学业后,她先是在咸阳等地做了几年的教师工作,“七七事变”爆发后,她走上街头,投身抗日运动,印发传单、编写标语,为宣传抗日救亡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不久之后,她舍弃了自己的教师工作,怀着驱逐日寇的抱负奔赴延安,进入到抗大学习。

1937年秋天,刘素菲开始在根据地领导妇女运动,成立各级组织,鼓舞妇女投身抗日救亡。由于工作能力出众,刘素菲不仅接连得到各级组织的赞扬,还成为了革命重点培养对象,不久后她便离开根据地,重回延安进入组织部的训练班学习。

1938年,在与刘澜涛新婚后不久,她随即赶往晋察冀抗日前线进行革命工作。期间,她不仅在根据地培训了大量女性战士,还带着妇女们深入敌后与敌作战,几经出生入死,成为抗日前线有名的女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寇被赶走后,刘素菲仍然留在晋察冀开展革命工作,担任了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秘书。不管是在妇女工作方面,还是在土改工作方面,她都作出了相当出色的成绩,接连得到毛主席、刘少奇等人的称赞。

建国伊始,刘素菲先是在华北局的组织部工作,后来又出任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一职。拥有着多年领导、组织妇女工作经验的她,在组织部任职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对自己所经手的每一份工作,她也都无比细致,不仅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还不辞辛劳调查研究,以其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被人们称呼为“很好的组织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60年代,刘素菲被调回到家乡陕西工作,出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处办公室主任。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到了60年代中期,动荡期一开始,刘素菲和丈夫便遭到了冲击,丈夫刘澜涛遭到关押,她自己也屡次被林、江等人诬陷、迫害。至1967年,承受了巨大压力的她选择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53岁。

1978年,随着“四人帮”遭到粉碎,拨乱反正的工作也随之开始。刘澜涛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刘素菲也终于得到了平反,恢复了自己应有的名誉,骨灰被安葬到八宝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