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主要靠经常性的教育。古人说“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我们常讲不要做法盲,同样也不能做党规党纪盲。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就包含着做纪律上的明白人的要求。对于党章党规党纪,一定要认真学习,切实掌握。讲稿字数:2737字,党课ppt页数:16页,教案授课时长:1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定力?有人说是恒心使然,有人说是一以贯之,有人说是滴水穿石之功,有人说是抵挡得住诱惑,有人说是能控制住自己躁动不安的内心……。从词源学上深究,“定力”是一个佛教用语,即破除烦恼妄想、人忙心不盲的禅定之力。这种“力”,能使人不被物转,而能转一切物。众所周知,佛学的总纲可概括为“戒、定、慧”三学,“定”乃佛法之中枢。定力好的人,能够拥有正知正见,能够自觉自明,能够“板凳甘坐十年冷”,其正念坚固,如净水无波,不为压力所动,不为名利所诱,不为浮华所迷,不被假象所惑,不为艰难而退,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心地清净,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所以,定力又往往引申为“处变不惊、不为物役、不随大流、把握自己、如如不动”等,亦与安定团结、指挥若定、坚定不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矢志不渝、稳妥审慎等正向力量相关联。

《大学》中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纪律定力定于“身”,纪律自觉觉自“心”。恩格斯曾引用英国上校麦克默多的话,指明纪律是由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心服从。这位上校说:“我用‘纪律’这个词,并不是指纠正不良行为说的;我说的纪律,是指成了习惯的团结一致,即旨在实现一定目的的那种精神和肉体的结合,——这种精神和肉体的结合使一切作为一个整体来行动。”要养成纪律自觉,“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他强调:“要加强纪律教育,……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可见,党纪既是挺立在前的外在规矩,又是植于心中的内在自觉。但是,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植入内心、渗进灵魂,首先就得学纪、知纪,而“致知在格物”,从中“格”出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然后,“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主要靠经常性的教育。古人说“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我们常讲不要做法盲,同样也不能做党规党纪盲。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就饱含着做党的纪律上的明白人的要求。对于党章党规党纪,一定要认真学习,切实掌握。

培养自觉的纪律,需要常态化的纪律教育。从纪律教育到纪律自觉,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一方面,要坚持融会贯通,同学习党的纪律规矩紧密结合起来,对每一条纪律都认真学、反复学,既知其言又知其义,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准确把握“六项纪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进一步明确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另一方面,要发挥纪律的标本兼治作用,既把纪律教育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寓于日常、形成常态,又将纪律教育与纪律执行有效结合起来,将治标和治本有效贯通起来,实现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

自觉自律是长期加强思想改造、不断提高修养的结果。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学出更加自觉的纪律意识,必须从涵养自律修为入手,加强自我检视,用党的纪律校正思想和行动,努力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