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记者谭宏宇 陈志茹 见习记者程翩若  通讯员敖琼 杨丛谦)当前我市已进入梅雨期,防汛迎来最关键时期。6月20日,我市召开防汛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市水利和湖泊局、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现场通报我市防汛抗旱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防范在先、响应在前。今年以来,市水利和湖泊局分别组织全市乡镇水利站长、基层领导专题培训,各县、乡开展培训77次,开展防汛演练68场次。汛前调度529座小型水库腾库3亿立方米迎汛,及时发布预警预报和安全提示71次。

“我们必须以工作的确定性来应对水旱灾害的不确定性。”市水利和湖泊局党组成员程参平介绍,下一步,将抓住关键时间、关键部位、关键措施,强化指挥调度、预警叫应、重点防范和应急准备,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市应急管理局从应急队伍、装备物资、预案管理、军地联动、识灾救灾等方面做好准备。同时,充分发挥2540名基层灾害信息员“吹哨人”作用,确保第一时间识险报灾,筑牢抗险救灾严密防线。

应对洪涝灾害,及时地应急转移避险是减少伤亡的最有效方式。“应急转移避险,就是要解决怎么‘跑’的问题。”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育军介绍,应急部门通过在受山洪灾害影响区域张贴“明白卡”,告知预警方式、转移路线、包保帮扶责任人和安置点等重点信息,确保在灾害来临前,让人民群众知道“迅速跑、怎么跑、跑得出”。

城市防洪是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汛前,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开展了排水设施隐患排查和清淤疏通,制定了“一点一策”防汛措施,已完成16条路段排水管网清淤疏通,累计疏通90余公里,清理淤堵雨水口31处、淤堵排水支管道25处。

“主动防范是关键。”就如何做好城市防洪工作,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心伟表示,梅雨期,将按照“一点一策”方案,做好应急移动电源准备,落实“点长责任制”,做好积水点抽排、交通疏导等工作,确保排水设施安全可靠运行。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未来十天我市将有两轮降水过程。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存华提醒广大市民,要重点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及城乡内涝,以及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交通航运、农业、户外临时建筑等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