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钛媒体App编辑拍摄)

6月20日至23日,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WIC,简称世界智博会)在天津举行。

本次博览会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是两地分别打造的世界性智能产业平台合并后的首次亮相。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设置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等10大主题展区,50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

20日上午举行的博览会开幕式上,中国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毅,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中国工程院院士、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顾晓松,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等大咖共同讨论全球新一轮 AI 热潮以及智能技术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刘庆峰表示,过去一年,AI 大模型确实在不断进步,使得信息分发获取、内容生产、全自然交互都有了全新不同,正在改变科研范式,并且正在改变产业形态和整个竞争格局。

他透露,最新将于6月27日公布的星火4.0大模型,全面对标GPT-4 Turbo当前中英文的水平。

刘庆峰:20多个行业大模型落地,GPT-5发布后中美AI差距一年

据《中国新一代 AI 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4》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 AI 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784亿元,增速13.9%;AI 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中国生成式 AI 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

刘庆峰引述高盛的预测称,通用人工智能未来10年将会带来全球GDP增长的7%。同时,去年10月,Gartner称,到2026年之前,全世界80%的企业都要用到通用AI ,今天这个数字是5%到10%。

有机构预测,到2035年,中国 AI 产业规模有望达1.73万亿元,全球占比达30.6%。

很显然,AI 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中国高度重视 AI 技术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AI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庆峰表示,过去一年,大模型技术不断进步。今年1月30日,科大讯飞推出了中国首个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全民开发大模型星火3.5。然而,特别重要的是,今天在所有可用的大模型中,在国际上最好的、综合实力最高的还是GPT- 4 Turbo。

今天我们看起来离美国最好的大模型就一步之遥,但实际上,如果GPT-5发布,我估计我们差距会被进一步拉到一年左右,因为人家算力更多、数据更多、模型更大,但我们有信心继续快速追赶,确保中国的通用大模型底座不会跟美国之间出现代差,有了这样底座的跟上,我们在各个专用领域、垂直行业就有可能实现超越。”刘庆峰称。

谈及Sora,刘庆峰表示,Sora根本不是对物理世界的认知上了一个台阶,本质GPT-4的理解和生成能力之后,用GPT4V对视频打标签,从而更容易训练。当然它用GPT的框架,对于视频的生成做了一些改写。因此,Sora跟我们把大模型修改,在医疗中超过99%参加考试的医生,用在教育里面的逻辑是一样的,所以根本还是GPT-4底层能力。

“所以中国的通用智能(AGI)一定要建立自主可控的底层大模型能力,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有行业垂直赛道,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达到最高的天花板之后,再做各种各样的小模型也能走在世界前列,所以底层通用大模型,是中国通用人工智能能否跟美国对标最核心的关键。”刘庆峰指出,GPT-4o公布之后,一方面大家比较兴奋,因为把语音交互做到极致;另一方面比较失望,理解能力并没有很大提升,实际是工程化的提高,超拟人合成、随时可以打断交互、以及两三百毫秒的反应,实际真实是六七百毫秒。

“上述这些,我们(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全部都在对标,而且很多东西是我们提出来的。”刘庆峰强调,有了底座能力的提升,基本上中国所有 AI 相关的研究,在未来两年之内都应该用大模型的逻辑重写一遍。

谈到大模型落地,讯飞星火大模型已经赋能教育、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刘庆峰披露一组数据:科大讯飞目前已经跟20多个行业共同开发行业大模型,用AI+行业大模型赋能各行各业;星火App下载量则已经超过1个亿;讯飞 AI 开放平台开发者团队高达200万,海外则有54万相关开发者团队,一大半是企业,而非个人,并且星火在工业生产、研、产、供、销、服、管等各个环节在赋能,促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但刘庆峰也坦言,今天大模型不是万能的,要清晰看到,在有些任务上,通用模型就能解决的很好,有些任务一定要做定制优化,还有一些任务挺难的。比如,高难度的数学,虽然我们这次高考数学拿了第一(在各个大模型比赛中),但是高等数学还是挺难的,复杂、长链条的推理相关知识问答,以及开放领域的智能体,还要不断优化,短期不太容易达到好用。

“今天大模型的落地,绝不仅仅是后台纯软件的平台,一定要落到实处,所以一定是软件、硬件的结合,云、边、端的结合。”刘庆峰在演讲结尾表示,“即便声音嘶哑,也一样是两眼放光,充满激情,期待着跟大家一道拥抱这次AGI的大潮,共同解放现有生产力,释放每个人和每个产业方向、每个企业的想象力。”

杨元庆:推动 AI 普及最佳路径,是打造更多AI终端设备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杨元庆发表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国制造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主旨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元庆在演讲中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好人工智能的引擎作用。通过以“新”促新,以“智”提质,让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个人都能享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效率红利,都能成为创新和创造的主体;让千行百业都能实现提质增效,创新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跃迁。

杨元庆在演讲中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为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提速,全球产业经济格局面临着刷新和重塑。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好人工智能的引擎作用,以“新”促新,以“智”提质。

所谓以“新”促新,就是要加快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培育,创造新的增长机会,乃至新的经济增长极。

“要让飘在云端的人工智能真正落地,首先应当加强端侧AI的创新,让人工智能普及的入口触手可及。”杨元庆表示。

他指出,现在大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或大语言模型,主要是运行在公有云上的公共大模型,是一种公共智能,其在数据安全和隐私安全方面存在的不足容易让人望而却步,因此公共智能与私域智能(包括个人人工智能和企业人工智能)共存、互补所构成的“混合式人工智能”,将成为大势所趋。

而要让“混合式人工智能”实现普及,最佳路径是打造人工智能个人终端设备,其中人工智能电脑AI PC是前沿要地。与传统电脑相比,人工智能电脑不仅具备内嵌大模型、能与人自然交互的智能体,拥有CPU、GPU、NPU相结合的强大的本地异构算力,还能够建立个人知识库,连接开放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态。最重要的是,它能够保护个人数据和隐私安全。它不是简单的个人电脑的软硬件升级,而是继多媒体电脑、互联网电脑之后的又一次个人电脑的代际升级。并且随着人工智能终端设备从电脑向手机、平板、AR/VR、手表等丰富品类的扩展,端侧AI的创新将重构智能终端产业链,形成全新的产业生态,带来新的巨大增长机遇。

他举例表示,去年11月全面落成的联想天津产业园就是很好的例证。天津产业园是联想过去30多年智能制造技术和经验的集大成者。在那里,我们利用数智化新IT技术,建立了行业领先的智能化、绿色化的生产、运营体系,每9秒下线一台笔记本电脑,综合生产效率提升了200%,产品不良率下降了30%,综合能源消耗降低近10%,再加上配合光伏、绿电等组合拳措施,联想天津产业园也成为ICT领域首家“零碳工厂”。

杨元庆透露,2023年,联想在津业务实现营收245亿元,年比年增长8%;纳税年比年增长10%;新增工业产值23亿元。2024年一季度更是实现开门红,实现营收50.5亿元,年比年增长25%;纳税年比年增长40%;新增工业产值16亿元。他表示,对于今年实现联想在津发展第三阶段的“三百亿三千人”目标(营收300亿,产值100亿,入职员工3000人)充满了信心。

周鸿祎:大模型让AI不再是泡沫,我们要把大模型拉下神坛

开幕式上,周鸿祎发表题为《拥抱大模型, 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主题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鸿祎表示,大模型出现之后,AI 不再是泡沫,而是拥有了真正的智能,将会引领人类社会进入智能化时代,这对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

“未来,我不认为各行各业会被淘汰,会被 AI 所重塑。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技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 AI 技术将会掀起新一轮的工业革命。这两天大家可能都关注了一个事,英伟达的市值超越了苹果、微软,成为全球第一,这标志着 AI 时代、大模型时代的正式到来。”周鸿祎称。

那么,如何推动工业革命?周鸿祎提出一个观点:“要把大模型拉下神坛”。

“现在提到大模型,必须提OpenAI,OpenAI确实很牛,为人类探索出超级通用人工智能之路,要卷模型、卷算力、卷数据,甚至卷能源,将末新朝着万亿、十万亿、百万亿的参数发展。所以,OpenAI看起来是在造原子弹,试图创造一个像神一样的超级人工智能,他们认为全世界所有的公司、政府、个人,只要用他们一家的服务就够了,我认为这个在逻辑上并不成立。然而,通用大模型猛然一用感觉很惊艳,写的文章、说的话头头是道,但真的用在企业和政府内部,发现不仅缺乏行业深度,对自己的业务其实并不了解,因为它都是用互联网上能找到的公开数据训练的。”周鸿祎认为,通用大模型解决不了行业性质的问题。

因此,周鸿祎认为,我们不能对OpenAI牵着鼻子走,中国发展超级通用人工智能,应该通过“举国体制”,在开源的基础之上分工合作,形成合力,最终形成技术突破。“但这条路并不适合我们地方政府和一般的企业,对政府和企业来讲,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逆向思考,大模型越做越大并非是唯一选择。”

他谈到,最近大模型出现了三个重要的趋势:1、国际上有很多新的模型看着很大,都是由多个专业的小模型构成的;2、最近联想、苹果、微软、三星都在把模型做小,要让模型上电脑、上手机、上汽车;3、最近开源大模型反而都是块头越做越小,能力越变越强。

“受这个思路启发,我觉得中国发展大模型,应该走越走越专的道路,不要去追求一个大模型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现在大模型有点像玩具,既能写诗作画,算奥数题,还希望它能解决生产企业的问题,政府的社会治理问题等,这是不现实的。术业有专攻,应该让一个大模型解决一个专业问题,将来政府和企业内部一定是多个专业大模型或垂直大模型组合起来工作。当我们不再追求做一个通用万能大模型解决我们企业和政府所有问题的时候,只要这个思路转变了,过去限制大模型走进政府和企业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周鸿祎表示。

周鸿祎举例称,当算力、算法模型都不再是问题的时候,大模型应该进行场景性优化。在企业内部,对上面向领导,对下面向员工,对内面向内部管理和业务流程,对外面向客户、产品或服务的四个方向上,选择一些具体的痛点和刚需场景,可以降低十倍的人力、十倍的成本,提高十倍的效率,提升十倍的体验,找到明星场景之后,再根据场景定义功能,最后再用功能训练专业大模型,坚持“小切口、大纵深”原则,集小胜于大胜,不要追求做一个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大模型,这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周鸿祎在演讲结尾强调,360公司希望在专业化大模型上整套技术框架、技术能力搬到天津。“我们希望今年在天津推动‘3个100’计划,即:找100家传统企业合作,寻找100个大模型应用场景,打造100个专业大模型,寻找天津本地的数字化企业,把这个能力赋能给他们,让天津企业自己打造大模型,真正推动大模型产业在天津的落地。”

腾讯混元、讯飞星火等40余个大模型亮相

除了上述三位企业高管之外,曾毅在演讲中则表示,他看到 AI 行业的三个趋势:一是,能否进化出类人的主观意识,是生成式AI(大模型)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特征,目前GPT技术当中,还属于一个类脑的过程,想完全取代人类的思考和创造,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大模型、脑机接口、脑认知等技术需要同步发展、充分融合;三是应用肯定是牵引技术发展的根本,但不要将其应用娱乐化,应用和技术发展结合起来,更好推动产业发展,赋能技术的进步。

曾毅透露,中国电子正加速布局脑机产业。“智能化是一个战略性的博弈,需要久久为功,慢不起,但也急不得,特别是我们做产业的,怎么更好的加速、加快,我们希望和各界朋友一起把我们智能化发展的更好一些。”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则表示,AI 呈现出许多新进展、新态势、新特征,技术水平正在不断的提升,形式更加多元,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产业生态持续的完善,它进一步呈现了AGI与专用AI相向而行的态度。假设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的实质性的跃升,也加速了智能技术从数字空间走向实体空间的步伐。

本届博览会上,参展企业和机构超过550家,较去年增长50余家。特设天津主题展区,北京、河北、重庆、广东等相关省市组团参展。

同时,中国电子、华为、阿里、腾讯等33家世界500强企业,百度、浪潮、360、赛力斯等67家国内500强企业,特斯拉、通用电气、丹佛斯等20余家外资企业,中国电子、中国兵器、中国通用等59家央国企,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国家超算天津中心等57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参展。此外,单独设置国际品牌馆,集中展示智慧医疗、智慧生活等多领域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博览会期间,百度智能云、阿里云、讯飞星火、火山引擎、智谱 AI、澜舟科技、蜜度、中科闻歌等40多个 AI 大模型相关公司,通过设立 AI 大模型展团这一形式一同亮相。

钛媒体App编辑在现场看到,有大量的大模型落地、虚拟数字人等 AI 产业的落地案例展示其中。

比如,科大讯飞基于星火大模型技术研发的“讯飞晓医”APP及智慧医疗相关产品,已经服务天津11个区、162个卫生服务中心和5所医院,其中,“智医助理”在滨海新区上线以来已服务医生超133万次,给出病历规范性和诊断符合性建议超30万次,并在医生处方与诊断不符时立即做出提醒,累计医学检索次数达2.6万余次。

字节跳动的豆包大模型展示了更强模型、更低价格、更易落地的优势。目前在To C 终端应用侧,包括豆包、即梦、猫箱、河马爱学、扣子、星绘等应用,To B端落地金融、手机、汽车、社交互娱、电商零售、法律行业、科研、教育等行业应用服务。

智谱AI则展示了智谱 AI开放平台,基于智谱AI新一代基座大模型 GLM-4,提供开箱即用的AI应用开发工具和企业级私有模型解决方案,全方位赋能企业和开发者构建更智能的AI产品体验。同时,智谱拥有All Tools 智能体API,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工具,轻松构建强大的AI助手,利用模型、工具和知识来执行复杂、多步骤的任务。

北京幂律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展示了千亿参数级的法律垂直大模型,其中包括裁判文书1亿+、法律法规20万+、法律问答百万+、高质量合同百万+、合同标注数据千万+等数据,对公众提供法律服务。

陆兮科技向钛媒体App表示,该公司是中国首家类脑AI大模型企业。相比谷歌Transformer架构类型模型,陆兮研发的Neurark大模型GPU占用降低3.1倍,数据处理速度提升9.2倍,延迟降低16.4倍,平均推理能好降低35.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止是大模型。“智能机器人展团”当中,中国移动的仿生机器人小柒,杭州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Go2、B2以及通用人形机器人H1,傅利叶智能GR-1机器人,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钛虎二代人形机器人T170A等产品将集中亮相,并与观众进行现场互动,展现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发展状况及在未来生活、工作、娱乐等多领域的应用前景。

同时,亿航智能、德国旋翼飞行器企业Tensor、小鹏汽车、深圳联合飞机公司、云圣智能科技、蜂巢航宇科技等无人机、飞行汽车和航天技术领域的领先企业,集中展示其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此外,首次设立的智能网联汽车馆将展示赛力斯、小米、特斯拉、小鹏、理想、蔚来、领跑等多家头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车企的创新成果,以及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长城等天津知名汽车厂家的成熟车型产品。

6月20日下午,爱玛还公布拥有智能化技术的Q7电动车。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动车事业部技术研发总部研发总工肖冰表示,“在这个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爱玛致力于满足并超越新时代用户群的智能化需求。我们的愿景是构建一个便捷控车、智慧交互、情感与科技感并存的智能生态互联,让每一次出行都变得更加智能和便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中国各地正加速推进 AI 技术落地和产业发展。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相继展示 AI 技术全面应用,并且公布关于 AI、人形机器人等相关前沿科技产业的政策指引。

据钛媒体App了解,预计2025年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将在重庆举办。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编辑|胡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