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听到一则消息,又把我的认知震得粉碎。

听一位在安定医院工作的精神科朋友说,这两年医院有一类病人的数量猛增,那便是儿童。

儿童?安定医院?

据公开信息显示,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年门诊量平均达20000余人次,每年平均收治住院病人1000余人次。

你或许很难想象,在一线城市北京,每年有两万名儿童去安定医院。在物质生活条件如此优渥的今天,为什么本该无忧无虑的孩子却逐渐偏离正轨?

01

盲目的鸡娃

之前网上有一篇爆文,讲的是一对夫妻怒砸两百万,“鸡娃”鸡到孩子25岁硕士毕业,但却把孩子鸡出了抑郁症,父母鸡出了脑溢血,然后毕业开滴滴……

虽然这是一个极端案例,但盲目鸡娃的确是一个不可持续的事情,尤其是在学历日趋贬值之下。

首先,鸡娃忽视了基因的上限。

美国的行为基因学家凯瑟琳早就在她的论著《基因彩票》中点明了,遗传基因对人生结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甚至可能比环境更大。

翻译过来就是,能吃读书这口饭的,只是少数人。

但这届号称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产父母就是不信邪,偏偏要与自然规律硬钢,觉得自己是小镇做题家,是当年的全班第一,高考状元,自家娃的智商自然会碾压众人。

非也、非也,遗传这东西还真就是个“彩票”,毕竟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对孩子的赋能,资源远比鸡娃更管用。但资源是显性的、可量化的条件,家长们大多已经人到中年,上限已定,大部分普通人无法给孩子什么稀缺资源。

但是努力,这是隐性的、无法量化的,所有“鸡娃”的家长,都会在这个条件上无限要求自己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鸡娃的效果,则很难量化,或许短时间的考试成绩可以佐证,但鸡娃的长尾效应却很难估量;而且越到高年级鸡娃越吃力,因为孩子的智力上限已经显现出来了。

最重要的是,孩子是一个有自我独立意识的个体,他很可能会配合家长,表演“努力”。

其实,很多家长也并非是主动鸡娃,而是被动裹挟,不是鸡了就能变好,而是不鸡就会滑落。

同学、邻居家的娃都上幼小衔接了,那也让自己娃上吧;

娃的同学都在一对一补课,也给自己娃安排上吧;

周边孩子平均都报三四个兴趣班,咱不报就错过孩子的黄金培养期了。

于是,家长们的育儿焦虑养活了一条鸡娃产业链:从早教、兴趣班、到拼读课、绘本课,再到各类补习班……

而结果只有两种:要么孩子在更高年纪被打回原形、回归均值;要么身心俱疲、甚至俱损,可能用一生去弥补童年。

02

学历的贬值

改开40年,中国经济的腾飞催生了大量知识型、技术型岗位的需求,各行各业都呈现出“知识红利”的普涨,这种普涨是与学历教育直接挂钩的。

1999年前,中国的大学还没有扩招,很多高管、领导以及各个行业的佼佼者都是那个时代“学历红利”的受益者。

那时候名校毕业,确实就是天之骄子,可以轻松进入一家不错的单位,拿一份不错的薪水。

很多“小镇做题家”们,很可能就此走出家乡,落户一二线大城市,随着房地产黄金十年的房价飙升实现资产增值。

但如今,这样的路径还存在吗?

根据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24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同比2023年增加了21万。这一增长趋势自2018年以来一直持续,当时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超过800万,到2021年已超过900万,达到903.8万。2022年,这一数字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达到约1076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生从二十年前的280万人,一路狂飙到现在1179万人,无论如何也谈不上稀缺了。不稀缺的东西肯定是要不上价,除非你把自己弄成稀缺的,比如考上清北和藤校,可是绝大部分人是真的考不上。

伴随着学历贬值,大家又开始加码考研,但硕博士一样不好找工作,毕业后的工资,也不见得就比本科强。

没日没夜地学习、考试,累死累活20年下来,可能最后连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更别说走上人生巅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内卷到极致,正是表明,社会运转的底层逻辑变了,开始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

所以,过往这条路径依赖已经不成立了。它的边际效益已经不是递减,而是直接打骨折,甚至是打到灰飞烟灭。

03

崩溃的孩子

我们再来看看孩子们的精神状况。

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在2023年3月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全国有3000万名17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受到心理问题困扰。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联合发布的《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另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心理研究所所长俞国良及其团队对2010-2020年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分析,高中生焦虑的检出率占比26.3%,相当于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患有抑郁症。

而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郑毅带领团队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调报告》则显示,在6-16岁的学生中,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其中流行程度最高的精神障碍,包括焦虑障碍占4.7%,抑郁障碍占3.0%。

去年10月,《三联生活周刊》曾发布过一则报道引发全网关注: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

而这只是引发全民关注的A面,其实事件的B面是:儿童精神心理门诊,大多全年都处于人满为患的状态。以北京安定医院为例,儿童心理门诊的日均接诊量在300左右。

家长们纳闷,这届孩子吃穿不愁,从小就在优渥的环境下长大,各种玩具应有尽有、年年都出门旅行,唯一的要求就是他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好好学习,怎么就做不到呢?

而许多孩子却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深深的虚无。放学和周末都被各种培训班安排得密不透风,每天作业写到十一二点,经常被家长拿来攀比,自己仿佛就是一个工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孩子被剥夺了探索自我、体验生活的权利,被束缚在“鸡娃”竞赛的轨道上,内心空洞,对未来充满迷茫。而这种虚无感与父母的焦虑感的交织,则形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底色。

不过,这届父母也确实不容易,因为岔路口在变多。当孩子未成年时,这些岔路口都需要你来选择,而选择确实大于千百倍的努力。

尤其是身处于卷无可卷的当下,一个有战略眼光的布局,会带来几代人的“松弛感”。而想要娃出头,无非是三种路径:

要么你鸡自己,换个身份,给孩子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要么你掌握足够多的生产资料,无所谓娃读书读成什么样。

要么孩子是真学霸,中了基因彩票、智力拔群,在应试这条赛道上披荆斩棘。

对于普通人来说,你是砸锅卖铁在国内鸡娃,还是费尽周折在国外落脚,差别并不大。

孩子能不能富有地躺平,一是取决于他的智商,二是取决于国外高福利的底层生活还能延续多久。

但如果父母认知一般,却一通瞎指挥,玩命鸡孩子有出息,那孩子唯有凭借个人素质胜出。

如果孩子没有天赋异禀,你还天天鸡他,你就是让他和别人家两代甚至数代人的资源对抗,而他能对抗的唯一途径,只有学习,这条已经越来越没落的资源争取之路。

那你说出路在哪?

如果你只想在单一路径上让娃“出人头地”,那没有出路,只能可劲儿地卷。但如果豁达一些,跳出这些规训家长和孩子的单一评价体系,支持孩子在适合他的轨道上发力,“鸡娃”也就不存在了。

毕竟,活成独一无二的自己,根本不用“鸡”。

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格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