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 准 本报记者 张 旺

英国《金融时报》19日报道称,位于美国硅谷的公司正在加大对员工与拟招聘人员的安全审查力度。此举正值美国官员过去两年不断警告,要求企业注意中国所谓“间谍活动的威胁”。对此,2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高科技企业有权进行安全审查,但如果做得过分了,那一定会伤害员工和企业自己的利益。

《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包括谷歌在内的硅谷科技巨头,以及OpenAI等知名初创企业已经加强了对员工的审查。美国联邦调查局反间谍部门前负责人比尔·普里斯塔普表示:“一些雇主已经意识到,他们在招聘员工时,必须了解对方是否有任何应该注意的弱点。仅仅与某些国家保持联系,就意味着员工可能容易被利用,即便他们并不想给公司造成伤害。”《金融时报》还报道称,美国已出现一些防止外国渗透企业、收买员工的公司。比如,如果一名员工被位于犹他州迈进科技公司的系统标记,那么他的海外家庭或财务联系甚至旅行史都会受到额外审查。

报道声称,硅谷企业采取这些举措时值人们担心外国政府试图利用缺乏抵抗力的员工窃取知识产权与公司数据。美国官员对中国“间谍活动的威胁”表达了更大的“担忧”。去年,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与“五眼联盟”另几个国家的情报官员在硅谷举行活动时,敦促科技公司应对来自中国“前所未有的威胁”。

不过,《金融时报》在报道中也提到,由于美国科技公司普遍存在许多亚裔技术人员,仇外情绪的上升将令人们担忧。美国莱斯大学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网站日前刊登的文章称,近年来,旨在保护美国科学和技术的联邦计划偏离了目标,让美国越来越无法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这让美国的竞争优势处于危险之中。

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20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商业机密和尖端技术机密,高科技企业,尤其是大型高科技企业进行内部审查是惯例。但现在我们似乎看到一个倾向,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舆论在不断渲染针对特定人群的审查,明显是试图在社会层面制造整体性的恐惧和敌意。我们坚决反对舆论将这些审查机制普遍化,并且通过渲染过度审查将敌视特定人群的情绪合理化。这必将损害华裔乃至亚裔员工的权益,最终企业利益也会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