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姿是跑步爱好者者会关注的一问题,正确的跑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可以助你跑得既快又远,还可以避免运动损伤。

本文介绍跑姿分析的几个关键点,跑步爱好者可以通过拍摄一段自己的跑步的视频,通过逐帧观看来分析自己的跑姿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落地方式

在对于落地方式的观赛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落地方式无非三种:脚跟先着地、全脚掌着地和前脚掌先着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种落地方式各有优劣,虽然对于优秀的专业运动来说,前掌落地的比例会更高,但这种方式未必适合所有人。强行改变自身的习惯,会带来额外的受伤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应观察的一点是在落地时膝关节的的弯屈角度,这个角度的合理范围在155-165度左右,如果屈膝角度不足,或干脆直膝180度落地,那就会缺少肌肉缓震给关节造成更大冲击,增加受伤风险。如果角度过大,又会增加身体垂直振幅,降低跑步经济性,费更多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察着地位置与身体重心的关系,一般来说,好的着地位置应在身体重心下方,腿后跟着地的方法经常造成小腿的过度前摆,这样的方式会在落地时造成刹车效应,增加受伤的风险。

蹬伸与前摆

对于蹬伸与前摆阶段,需要观察的内容包括小腿折叠角度、脚离地时前摆小腿与蹬伸腿角度,膝关节前顶等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脚触地过渡后,前摆腿折叠提拉,一般来说,膝关节折叠角度越大,越容易获得较大的步辐。要注意的是,折叠并不等于后撩,除了屈膝,还要屈髋,使腿更靠近臀部。

当然大幅度的小腿折叠在获得更大步辐的同时,对下肢力量要求也会更高。应用这样的技术动作要根据自身的能力来选择,如果力量方面没有达到要求,这样的跑姿很难一直保持。有很多高步频运动员也不会采取特别大程序的小腿提拉折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铃木健吾在小腿提拉折叠这项技术上提拉角度就是远远小于大迫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阶段还需要观察送髋情况,即在双腿交替前进的过程中,髋关节和大腿的幅度始终取决于跑动的速度,当大腿跨步向前踏出与地面呈90度夹角时,髋关节也与踏出的大腿方向一致。
比如出发抬起踏出右腿,骨盆两侧绕着髋关节向右腰部,利用腰腹的核心力量保持腰部的15度角左右,越远的距离越远,髋关节的左右角越大,随着手臂摆动幅度的增大,跑步速度也越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项需要观察的技术,蹬伸腿离地时前摆腿的小腿和蹬伸腿之间的角度,一般来说,两者处于平行状态即可说明前摆腿顶膝充分,蹬伸腿蹬地发力充分,这样可以获得更稳定的身体状态和更大的步幅。

摆臂

在摆臂阶段,要注意摆臂幅度不要过大,前不露肘,后不露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摆臂时手肘向外打开,进行积极的后摆,前摆时大臂与地面垂直。手不要打开,摆臂过程中双手尽量靠近身体,从身体外侧沿对角线向胸中线运动。这样更加省力,也更加稳定。

当然摆臂方法也有很多,不必一定向某些高水平运动员看齐。即使是高水平运动员,也会有各自不同的跑步习惯,比如孙英杰、安藤友香摆臂幅度就是非常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