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闻“汛”而动 向险而行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晓颖 通讯员 谢晓华

近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打破了江西省安福县往日的宁静。江水汹涌,溪河高涨,湖库超警,山洪频发……暴雨的侵袭,令多个乡镇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安福县各级工会闻“汛”而动,用责任担当筑起安全堤坝。

17日上午10时,暴雨下个不停,河道水势迅速上涨。由于水流湍急,携带了大量水草和树枝,安福县钱山乡月里村内的老桥桥洞被淤积的杂物堵住,洪水只能透过桥下的缝隙流向下游。

从上游漂流而下的树枝、杂物等因缝隙狭小被卡住,全部堆积到桥洞内,堵塞了河道。同时,桥面不断遭受洪水冲击,随时都有垮塌危险。

为了及时清理淤积物,该县应急管理局工会立刻组织3车30人紧急处置。到达现场后,救援人员发现水流过激,利用冲锋舟牵引可能性不大,只能用砍刀、铲子一点一点地挖,用手掏。

“快,再把安全绳拉得更紧一些!”救援人员把安全绳一头系在自己腰上,同伴帮忙拉另一头绳子,边走边摸索到了桥上。

被洪水连根拔起的大树横在桥洞上,大家扛不动,便用油锯把树枝一根根锯断。救援人员即使在河里泡了4个多小时,手脚划伤,也坚持到清理工作完成,确保了大桥安然无恙。

安福县枫田镇车田村的非遗展示馆是传承和展示当地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然而,这场暴雨让这座展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非遗展示馆被汹涌的洪水包围,悬挂于墙面的一幅幅精美的烙画作品,面临着被洪水侵蚀的危险。

面对时间紧迫、任务重的严峻考验,枫田镇工委和县应急局工会组织救援人员迅速赶到车田村。在漆黑的夜里,河水湍急,救援人员动作迅速有序,卸下冲锋舟,手持手电筒,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到达现场后,迅速评估展馆的结构和洪水的情况,决定破窗进入展馆。

冰冷的雨水夹杂着泥沙涌入馆内,但救援人员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拯救艺术珍品。他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搬运烙画作品,有的负责清理水面漂浮杂物。

经过两小时的紧张救援,30余幅价值200多万元的烙画全部安全顺利转移。

在安福县羊狮幕镇,由于遭遇伴随强雷电的暴雨袭击,该镇10千伏泰山线发生故障,经现场勘查,发现是因山体滑坡导致大树将线路压断,致使1个台区6户用户停电。

由于此断线处电杆位于水库中,而水库水深约有3米,要快速抢修,必须有船只将人送达现场。

为尽快恢复送电,羊狮幕镇供电所工会立即明确分工,组织抢修,工会干部吴俊、俞世庆联系村庄,联系划水船只,职工尹炳炎、彭建安准备好抢修物资、救生衣等抢修工具,开展“涉水作业”抢修,争分夺秒将故障全力排除,最终为附近村庄紧急复电。

17日傍晚时分,横龙镇工委干部在巡查中发现石溪村积水严重,部分群众被困家中,随即联系县应急局,并迅速组织救援队。由于连日来的强降雨,水位不断攀升,水流汹涌湍急,周围环境地形陡峭,道路湿滑难行。面对严峻情况,救援人员利用绳索牵引,小心翼翼地接近被困群众所在位置。

“有人在吗?我们来救你了。”洪水泛至腰部,救援人员挨家挨户进行排查及喊话询问,帮助群众穿戴救生衣,安抚被困群众的情绪。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小孩,救援人员采取搀扶、背抱等方式进行转移。

瓜畲乡工会干部、退伍军人刘卫强主动担当“摆渡者”,在漆黑夜里淌水来回背出被困群众。“感谢党,感谢工会干部。”一位劫后余生的老人连声道谢。

救援人员以肩为“梯”、以背作“桥”,用身体搭建起一条救生通道。经过冲锋舟多次往返,最终14名被困群众成功获救,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