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约君说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至”指“到来”,夏至的意思就是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

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温度升高、空气潮湿、雷阵雨频繁,人们容易出现没胃口、湿气重、中暑等症状。

最近,有一种岭南街坊熟悉的水果即将迎来大量上市的季节,它就是——黄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庄小龙

黄皮酸酸甜甜的口感特别适合夏季解暑,除此之外,黄皮还是一种功效多多的水果,不同于荔枝、龙眼容易让人上火,黄皮性温,有“正气果”之称。

其实,除了直接吃,黄皮还能用来做菜,快来跟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麓景东门诊主任医师曾科学认识一下这种时令水果吧。

不上火、不生湿的“正气果”

曾科学指出,黄皮的果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机酸、果胶和糖分,这些营养元素对人体而言是很好的营养补充品,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皮可以调畅气机、助消化,

还有化痰不生湿的优点,

与陈皮所具备的燥湿化痰特点不谋而合,

因而被称为“水果中的陈皮”,

而且黄皮因为含有独特的药香,

所以在味道上也与陈皮相似。

《中药大辞典》记载:“黄皮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消食、化痰、理气。治食积不化,胸膈满痛,痰饮咳喘。”

当季的新鲜黄皮,皮薄汁多,酸甜解渴,还能解暑、生津、开胃、止咳、化痰,天气炎热在外活动时,如果感到口渴或闷热不适时,嚼几颗黄皮能得到一定的缓解。

岭南地区的气候容易让人上火,但黄皮是一种能有助于下火的水果,尤其是能解荔枝、龙眼这类水果的热毒。

《广东通志》中说到:“食荔枝太多,以黄皮解之。”吃荔枝的时候,可以搭配几颗黄皮一起吃,既防止上火,也不会过于寒凉伤脾胃。

民间有“饥食荔枝,饱食黄皮”的说法。如果有消化不良或是吃撑了,黄皮可以起到健胃消食的作用。

此外,黄皮还能行气和胃,调畅人体气机,减轻因气滞而导致的胀满疼痛。喉咙生痰时,用黄皮泡水也可助行气化痰。黄皮所具备的不寒凉、不上火、不易生湿的特性,使得它常常被人们称为“正气果”,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推荐五道黄皮食疗方

黄皮除了能直接吃,还能用来做菜和做饮品。曾科学推荐以下几个食疗方。

①黄皮蜂蜜生姜饮

材料:黄皮15克,蜂蜜5毫升,生姜汁3毫升。

做法:黄皮连皮压碎,用开水冲泡,放凉后加入适量蜂蜜和生姜汁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解暑、醒胃消滞。

儿童食量:2岁以上孩子消化好、无病痛时适量饮用,每周不超过2次。

②盐浸黄皮

材料:黄皮500克,食盐适量。

做法:将黄皮放入盐水中浸泡30分钟,随后将黄皮外皮洗净,放入锅中蒸10分钟。准备好一个玻璃瓶,先铺一层食盐打底,放上一层黄皮,再放一层食盐,这样一层果肉一层食盐依次放完,最上层多铺一些食盐,盖紧盖子放入冰箱,一周后可以食用。

功效:健脾开胃、理气消食、清热解毒、化痰止咳。

③党参黄皮瘦肉汤

材料:党参30克,黄皮50克,瘦肉500克,生姜3片,食盐适量。

做法:将黄皮冲洗干净;瘦肉切大块,冲洗干净后焯水;砂锅煮开水,放入瘦肉,大火煮开,转小火煮半小时左右;加入黄皮,继续用小火炖煮半个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行气和胃。

④双皮汤

材料:黄皮15颗,陈皮1瓣,玉竹3克,猪脊骨250克,蜜枣2颗,姜适量。

做法:将陈皮清洗一下,提前浸泡半小时;猪脊骨汆水、撇浮沫,然后捞出备用;除了黄皮,其它食材全部倒入锅中,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小时;倒入黄皮,再煮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生津、开胃健脾。

⑤黄皮水鸭汤

材料:黄皮15颗,水鸭1只,陈皮1片,马蹄6-8个,生姜3片。

做法:将黄皮在盐水中浸泡15分钟,将外皮清洗干净,并将果核挤出;水鸭洗净后切块,焯水捞起,冷水洗净血沫;马蹄刮皮洗净,切块;随后将水鸭、马蹄、生姜片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关小火,慢炖1小时,接着加入黄皮,炖15分钟;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胃助消化、清热利湿。

夏至作息有讲究

“夏至的养生重点在于养心、防暑和滋阴。”曾科学说,可以适当吃一些瓜类、绿豆清暑去热,也可以在饮食中加入百合、沙参、麦冬等有助于滋阴的食材。除了食疗,在这一时节,调整好自己的作息也非常关键,他给出以下三个建议。

1.适当锻炼

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此时天气较为凉爽,场地可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主要以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等相对舒缓的运动为主,不建议做剧烈运动。

2.晚睡早起,睡午觉

中医养生重视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所以夏至建议晚睡早起,但不建议晚于11点,而年老体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从这天开始,一定要睡午觉。夏至阴生,午觉则可以以阳养阴,只要能稍微眯一会,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

3.忌夜卧贪凉

在炎热的夏季,很多人会开空调,但是我们应该要注意,晚上睡觉时尽量避免整夜开空调,这种习惯容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等症状,对身体的损伤是较为严重的。

对小孩子来说,最好不要在其睡着之后扇风取凉,否则可能会出现手足抽搐、口噤不开、风痹等病症。

正确的方式是空调不要低于26度,将室温降低后应当定时关闭,随后可以开一下风扇。

夏至多按这些穴

在夏至时节,我们容易出现心烦、睡不好觉、湿气重等症状,除了饮食和作息调理外,掌握一些穴位按压的方法能更好地改善人体的不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神门穴

位于手少阴心经,该穴位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段,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时不时按揉可以改善心烦、失眠、健忘等。

按揉方法: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此穴,每次3-5分钟,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涌泉穴

位于脚掌前部1/3处,脚缘两侧连线处。有助于滋阴降火、祛湿。

按揉方法: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力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足三里

腿部外膝眼下3寸,距离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它是人体的保健要穴,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效。

按揉方法:用拇指指面按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反复按摩20-30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三阴交

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揉此穴可调补脾、肾、肝三经气血,对治疗妇科疾病、内分泌失调等效果显著。

按揉方法: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手法同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具有清热宁神、祛风解表、通阳散寒、舒经活络、提振正气的功效。

按揉方法:四指并拢放于大椎穴处,用力反复按摩20-30次,至局部发热为佳。

医学指导/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麓景东门诊主任医师曾科学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依励 通讯员:金小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庄小龙

穴位图:本刊资料

编辑:吴婉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