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高考查分的时候,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黑马”意外斩获高分,全家喜悦;有学霸四平八稳,一切尽在掌握。

当然,也有学子所获不如预期,大失所望,张新就是其中之一。

2011年,他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根本无法去优秀的大学读书,顿时丧失了信心。

而就在他纠结于是要继续复读还是出去工作时,一个意外惊喜突然从天而降。

他收到了来自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几乎是在短短几天时间里,这个喜讯便在亲朋邻里间传遍了,很多人都在背后嘀咕:“没想到从小到大都默默无闻的张新,竟一夜之间飞上枝头,麻雀变凤凰了。”

连张新自己都不敢相信,他觉得自己简直太幸运!

然而,一直到从武汉大学毕业,被校方拒绝承认身份的那一刻,他才明白,自己遭人欺骗,整整荒废了4年青春!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张新到底有没有考上武汉大学?这件事背后是否有何隐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人心动的名校通知书

2011年6月,在高考查分通道即将开启之际,高考生张新却整日焦灼不已,常常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至于原因,还是对成绩太过担心。

之前一出考场,张新就隐隐预感到自己考得并不好。

那时他一直在安慰自己,最终成绩未出,谁也不能断言最终结果,万一自己误打误撞考好了呢?

可是,就在张新颤抖着双手拨通了查分号码,听到机械的人声报出最后一个数字时,他的世界突然陷入一片寂静。

“这是我考的分数吗?”张新茫然地转过头问父母。

张母摸不准儿子的语气,忙看向丈夫,张父一滴汗瞬间从额角落下,像是怕吓到儿子一般,小心翼翼地问道:“儿子,怎么样?”

张新像是被父亲的声音惊醒了一般,突然跪在了地上,眼泪瞬间夺眶而出,连声对着父母说:“爸、妈,对不起!”

原来,张新的分数远低于自己的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不忍儿子陷入无尽的愧疚与自我怀疑当中,张父当即扶起儿子,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没事,还没有到穷途末路,我们先看着报志愿嘛。”

感受到父亲关怀的张新很快止住了哭泣。

经过几天的犹豫和取舍,他在截止日期到来之前,忐忑地提交了自己的高考志愿表。

一个多月后,邮政公司送来了一张录取通知书。

张新急切地拆开包裹一看,顿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竟然是武汉大学发来的!

他翻来覆去阅读着录取通知书,在确认上面印的真的是自己的名字和照片后,差点就要激动地哭出声。

张父看着喜出望外的儿子,情绪也受到了感染,他笑吟吟地告诉儿子:“你终于有学上了!”

张新听后不住地点头。

考上名校的喜悦冲淡了此前的忧虑,眼下,兴奋充盈了张新的内心,他开始憧憬起了美好的大学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迎着初秋温煦的阳光,张新终于拉着行李踏进了武汉大学的校园。

走在新生中间,他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蓬勃之气,就像是来到了人生的新起点。

张新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也希望能交到很多朋友。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让他隐约感受到一种难以说明的怪异感。

先是入校报到。

当时,其他新生都纷纷涌向各自院系的报到点进行登记和分宿舍,张新则全程都由自称本校老师的陈东包办,他本人没有参与任何一个环节。

起初张新以为自己得到了老师的青睐,心中还泛起了一丝窃喜。

直到军训开始之后,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

张新同宿舍一共六个人突然接到陈东的通知——去专门的训练基地军训。

在出校门的过程中,张新发现,大部分新生都是在校内操场上集合的,可为何自己却要被送往校外?

他们一行人交流之后都不约而同地以为,可能是校内场地不够,所以武大会安排一部分学生去校外军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训结束后,张新与同伴们又被带进了一间教室开班会,会上,他们认识了辅导员王杰。

简单的开场白后,王杰提出了这次班会的主要议题——收费。

学费加住宿费,每人分别交18500元。

一听这个数字,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

张新与室友嘀咕起来:“不是说重点大学的学费一年只要几千块,怎么向我们收这么多?”

面对众人的疑问,王杰的神情突然严肃起来:“武大这样的学校会骗你们的钱吗?你们连老师都不相信,还能相信谁?”

这帮刚走出高中的孩子们一听这话,瞬间就失去了判断力,只能顺从听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人迷惑的本科四年

大学生活正式开始后,张新发现了更多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像是在吃饭时,校内其他学生都会用校园卡结账,但张新等六人只能用现金或网上付款。

上课点名时,张新所在班级的其他同学都被一一点到,唯独自己同宿舍的6个人“没有姓名”。

去图书馆自习时,张新不能进入,因为系统中显示他没有入馆资格,于是张新只能蹭其他同学的校园卡入馆;

期末考试时,张新也未与自己所在班级的同学在同考场考试,而是由王杰组织同宿6人与其他班级的20多人在一间比较偏远的自习室答题。

面对这一系列现象,张新觉得十分奇怪,并多次提出了质疑,但都被搪塞过去了。

久而久之,他便不再放在心上。

再者,他始终认为,只要能拿到武汉大学的毕业证,其他一切怎么样都无所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一晃来到了大四,班里的学生们纷纷埋头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张新等6人自然也不例外。

但毕业论文写的是什么?怎么写?张新都不清楚。

出于疑惑,他询问了同班的其他同学。

不料,那位同学却惊讶地反问道:“班级群里的通知你没看吗?导师和题目都已经分好了呀!”

张新乍一听,以为是辅导员忘了安排自己和室友,于是赶忙打电话给王杰。

可打了好几通电话,听筒里都是“无人接听”。

无奈,张新等人只能满校园地找他,可王杰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般,没有一点踪迹。

就在此时,他偶然发现了武大校园贴吧中置顶了一篇帖子,内容是提醒广大学子防备高考招生诈骗。

读完之后,张新顿时感到“五雷轰顶”,帖子中所说的情况,与自己的经历完全吻合!

惊惶之下,张新连忙找来同宿舍其他五人一起验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那篇帖子的提示,他们小心翼翼打开了学信网。

如果张新被武汉大学录取是假的,那么学信网上就必然没有他的信息。

尽力按捺住内心的紧张,张新按下了“登录”选项。

然而,下一秒弹出的空白页面,彻底击垮了张新的心理防线。

学信网上真的没有他的学籍档案。

为了再次确认真假,一行人又快速跑到了武大招生处询问,结果就被告知武大学生系统里没有他们的学籍,更没有向他们发送过录取通知书。

至于他们所提到的陈东和王杰,也并非校内教职工。

原来,一切都是一场空,张新再也忍不住,痛哭着打通了父亲的电话。

听完儿子的哭诉,电话那头的张父大脑瞬间一片空白,缓过神来后,他连忙买了最近班次的车票赶赴武汉。

在惊惶与愤怒交织之下,张父打通了武汉市的报警电话,并向警方坦白了一个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当年张新的高考分数远低于本科录取线。

为了儿子的前途,张父四处打听,通过熟人介绍认识了所谓的“武大老师”陈东

对方告诉他,武汉大学有个特别的招生渠道,只要拿出15万就能送孩子进去读书拿文凭。

一听武汉大学的名头,张父顿时失去了判断力。

他想,这可是千万学子削减了脑袋也挤不进去的重点学府,如果儿子能从武大毕业,前途都不用愁了!

张父当即答应下来,先拿出8万作定金,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又凑了7万补足余款。

就这样,张新获得了一次进入武大校园的机会。

盗用武大名义展开的招生诈骗

武汉警方很快受理了张新等人的报案。

而经一番详细调查,2015年5月,他们终于逮捕了涉及此案的3名犯罪嫌疑人,并将其进行了刑事拘留。

面对警方的审讯,三人乖乖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他们都是校外人员,为了赚钱,就利用大学校园开放性管理的漏洞,进出校园之间作案。

由于此事造成的影响太过恶劣,很快,网友们对于武汉大学也提出质疑。

其中最让人不理解的就是,这些被骗的学生在学校待了四年之久,为何学校都没有发现?

对于这些,武汉大学相关负责人也进行了自查,结果就发现,张新等人所在的学院班主任,并不知道有这几个学生。

而针对几人为何能入住武大学生宿舍的问题,后勤部部长向记者透露,实质上他们住的是学生公寓中废弃的杂物间。

没过多久,学校便对违反规定的3名渎职人员进行了停职检查处分,并对相关领导进行了责任追究。

与此同时,武汉大学还表示将会全力配合警方调查取证,力图将这一藏在学校暗处的黑色产业链连根拔除。

而为了规避高考学子再陷入此类陷阱,校方特意说明了本校绝不存在掏钱就能入学的“特殊通道”,希望此后的报考者能引以为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人心惊的是,在张新一案向社会公布之后,武汉警方又连续接到两起同类型的报案,涉及的学生和家长来自全国各地,如四川、广东、河南、东北。

而警方在查办后所公布的数据,则更叫人“大开眼界”。

两起报案中可以确定的受害者有24名,这背后就是24个被欺骗的家庭。

其中,向警方提供了联系方式的受害者有十余人,他们总共被诈骗犯骗走272万元。

而若将所有受害者算进来,这保守估计,些家庭共损失了500余万。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可是一辈子都攒不到的金额。

这些黑中介,正是抓住了广大家长和考生“学历焦虑”的痛点,以名校学历为饵设计骗局,骗人钱财,耽误学子们的人生。

实在是可恶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

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学子们,无一不怀揣着一份“名校情结”,渴望能有朝一日坐在大学教室里,好让自己多年的付出不要白费。

但名校梦想实现途径,从来都是个人的艰苦奋斗,而不是旁门左道的“特殊通道”。

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发挥了多大的实力,就去什么样的学校。

万不可因为虚无缥缈的“虚荣”,而落入了人家为你量身定做的招生诈骗陷阱。#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