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旭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上海龙华医院河南医院项目工地,中建三局工程管理人员为工人发放西瓜与绿豆汤。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环卫工人在天津市河北区望海楼街道一处工会驿站内盛酸梅汤。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北省邢台市羊范联合治超站工作人员为货车司机送绿豆汤。 新华社记者 牟 宇摄

连日来,互联网上“高温”相关话题热度不减。网友们分享自己的防暑降温攻略,致敬炎炎烈日下的劳动者。

上线防暑指南

高温来袭,网上各类防暑指南纷纷上线。

人民网微博发文科普消暑知识: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度差以不高于10℃为宜;饮用温开水可促进人体排汗,将体内热量带出,达到消暑降温的目的;建议采用匀速、小量、间断的补水方式,小口喝、缓慢咽。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发文提醒:儿童尽量在早晨或晚上进行户外活动,在户外玩耍时最好待在阴凉处;孕妇和老年人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要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若因疾病限制饮水量,要及时询问医生合理的饮水量。

央视新闻客户端发文介绍中暑后的正确处理方法: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补充液体、淡盐水;人工散热,用湿毛巾冷敷、冰敷腋下等;重症中暑需及时就医。

在微博“高温”相关话题下,网友们分享了自己的消暑妙方:“外出时带一瓶淡盐水或者运动饮料”“绿豆荷叶汤,消暑又解渴”“饮食清淡些,多吃蔬菜、水果”……

关爱户外劳动者

连日来,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关爱户外劳动者。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自进入6月份以来,山东省滨州市灵活调整环卫工人作业时间及作业模式,尽量避免最高温时段作业。高温时段以快速保洁和机扫保洁为主,最大限度使用机械化作业替代人工作业。滨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长马建靖说,日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37摄氏度以下时,环卫工人采取换班轮休,电动四季养护车、电动快速捡拾车巡回冲洗、捡拾保洁,而且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日最高气温达到37摄氏度以上时,道路保洁人员户外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4小时,11时至15时停止清扫保洁工作。

据新华社客户端报道,天津市为烈日炎炎下的工作人员送去清凉。下午两点,外卖员刘杨上午的派送任务接近尾声,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他走进天津市北辰区集贤里街道红云新里社区的“爱心驿站”里,稍作休整。凉风习习,一碗绿豆汤下肚,十分解暑。“我跑的区域有很多这样的‘爱心驿站’,有空调、有水喝。”刘杨笑着说。“高温天气下,我们会免费提供水、绿豆汤,还有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冰袖等防暑降温物品,附近的户外劳动者,都能来驿站享受服务。”红云新里社区党委书记杨文静说。

据经济日报客户端报道,高温天气下,西延(西安至延安)高铁15标项目部制定了防暑“凉方”,为施工现场及员工住宿、休息区配备了28台冷风机、100余台空调,并不间断供应藿香正气水、西瓜、绿豆汤等。同时,采取“忙两头、歇中间”错峰施工方式,所有作业点工人避开12时至15时的高温时段。

在微博上,网友们留言表达对户外劳动者的关心与敬意:“致敬烈日下的劳动者”“你们的汗水换来城市的平安、整洁”“防暑降温措施一定要到位”。

保障电力供应

高温导致用电负荷较快增长。各有关方面压紧压实责任、加强协调联动,全力保障能源电力供应安全稳定。

当前,电煤供给充足,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电源也“大显身手”。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在甘肃省平凉市,华能华亭煤业销售运输公司经营管理部部长宋军介绍:“高峰期每隔七八分钟就有一辆运煤车从这里出发,6月1日至10日,外送煤炭量超54.1万吨。”该企业提前建立了迎峰度夏电煤保供应急协调机制,加强装车组织及运力协调。5月30日,西南地区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6月1日,中国华电青岛燃机工程6号机组168小时试运行一次成功,与同等装机规模的超净燃煤机组相比,工程每年可降低约60%的碳排放。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近期,针对气温升高、各地电煤需求量大的实际,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挖潜增量,释放运输效能。对陕北地区煤炭装车点进行重点盯控,为提升运输组织效率,量身打造了最优运输方案,均衡每日空车保有量,确保每日18时前次日配空率不低于80%。

电力发得出还要送得到,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离不开电网的精细调度、可靠供应。

据新华网客户端报道,河北省近期气温持续偏高,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通过监测发现,石家庄市新华区杜北街道陈村用电负荷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预计用电负荷还会进一步增长。公司迅速启动增容工程,新增五台变压器,保障1368户居民清凉度夏。公司还创新应用区域型变电站智能巡视系统,对城市区域变电站重要设备健康状态精准实时监测,预警潜在安全隐患。

据光明日报客户端报道,进入夏季,国网河南鹤壁供电公司加大对输电线路、变电站等关键设施的巡检力度,充分运用无人机巡检、红外成像、高频局放检测等监测技术手段,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及时排查消除设备缺陷和隐患,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带热“清凉经济”

气温上升,“清凉经济”热度也随之上升。

“清凉商品”受欢迎。据人民网报道,凉席、夏凉被、电扇、空调……随着高温天气的到来,不少消暑降温的“清凉”产品迎来消费旺季。超市内,凉被、凉席被摆在了入口处,有些商铺推出夏凉商品特卖活动,集中展卖夏凉产品。日前,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发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在广东省深圳市的家电卖场,不少品牌的空调贴着“以旧换新”的标签,优惠活动吸引了很多消费者。

夏日“夜经济”持续升温。据新华社客户端报道,在北京市,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亲子部落光影夜游乐园”、雁栖湖夜航、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夜游大环线”等活动,丰富了夜间消费选择;在河北省正定县夜市,灯火辉煌的摊位上,各色美食香味扑鼻,“烟火气”扑面而来;在江苏省南京市,曼度年华夜市除了以“南京味道”吸引客流外,还上新了“露营+”“直播+”等多种潮流玩法。

“避暑游”人气旺。据央广网报道,贵州省贵阳市凭借凉爽气候,跻身暑期热门旅游目的地。贵阳推出市级重点避暑旅居示范点12个,同时以区县43个旅居点为补充,形成类型多样、各具特色的避暑旅居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