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20年代,中国疑古派兴起,大肆怀疑中国历史,否定商代以前的历史,乃至认为“东周以上无信史”等,同时却肯定西方历史。不能说疑古派毫无价值,但其中很多的确疑古过度,乃至为了疑古而疑古,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余毒至今未消。

鲜为人知的是,十九世纪时西方也疑古,但与中国疑古派不同,西方主要是疑他不疑己,即确立古希腊等历史地位,却否定非欧国家的历史文化。比如,宣扬“中华文明西来说”,解构中华文明,还有否定中国夏商两朝,殷墟甲骨文出土后继续否定夏朝等。

也就是说,西方采取了双标态度,背后隐藏的是“按我说的去做,但别按我做的去做”的思维。说到这里,相信肯定有人不服,那么不妨看看以下三个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文明标准问题

根据古埃及、两河流域、欧洲的区域文明特点,西方总结出了“文明三要素”,即青铜、文字、城市(或宗庙)。

也就是说,所谓“文明三要素”,其实是区域文明的特征,能不能适用于全世界各种文明的判断还有待验证。然而,西方就此将之视为世界性的“文明标准”,因为中国缺少系统性的文字,故而长期否定中国5000年文明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题在于,如果西方学者一视同仁,或许还好说一些,还能称赞西方学者“按章办事”,但西方学者在各地文明认定上却标准不一。

比如:玛雅文明没有青铜冶金术,却被西方学者称之为“玛雅文明”;印加文明没有文字系统,却被认为“印加文明”;印度哈拉帕文明没有文字系统,依然被称为“哈拉帕文明”.......但轮到中国时,没有发现甲骨文之前的文字系统,就长期否认中国具有5000年文明史,不是刻意打压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夏都认定问题

逸周书记载洛邑临近“有夏之居”(周武王欲定都洛邑时说的话),史记记载夏都斟寻在河洛之间,水经注记载“太康之居近洛”,唐初括地志记载“故寻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等等。结果,大致在古书记载的范围,考古发现了二里头遗址,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史书记载的准确?

空间、时间、二里头的都邑性质、王朝气象等,都指向了夏都斟寻,说明“夏朝”是存在的。当然,由于缺乏“字证”型证据,的确不能轻言为“夏”,但可以肯定的是,商朝之前的确存在一个王朝性质的政权,只是叫不叫“夏”还存在争议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方学者否定中国对夏朝的文献记载,只承认考古证据,由此认为二里头不能作为夏朝存在的证据,因此二里头自然不能称为夏都。有人说,西方学者才是严谨的学术态度,摆事实、讲道理,没有证据自然不能称之为夏都,中国记载上古历史的史书都是扯淡,不可信。

问题在于,古希腊的特洛伊古城、米诺斯文明,其中“特洛伊”、“米诺斯”的名称,都源于《荷马史诗》,似乎这些遗址的存在,验证了荷马史诗的史料价值,但以它们命名时,有何“字证”型证据?事实是“没有”!既然没有,为何将之如此命名,难道不该以更严谨的学术态度要求自己吗?所谓正人先正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嘛,反过来不就是“小人”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历史断代问题

所谓历史,首先在于“历”,就是要有明确时间,一旦时间错误,那么就会颠倒因果,乃至将原生与派生颠倒。

比如,西方学者以前认为“西亚是黍的发源地”,具有6000多年历史,“欧洲黍”具有5000多年历史,后来黍传播到了中国,成为五谷之一。但本世纪中国学者科学检测后发现,西亚黍的年代不对,年代不早于4500年,欧洲黍也判断错误,年代不早于3500年,其实黍起源于中国。为何西亚黍、欧洲黍同时出现错误,西方解释是“晚期混入”,就是黍粒通过孔洞等混入到了早期地层中,导致了断代误判。

西方学者就黍的起源,写过一些论文,证明“西亚是黍的发源地”,但写论文时为何没有科学检测,或者说科学检测了为何没有发现问题?奇哉怪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大的惊奇在于,碳十四是上世纪40年代才发明的,此前断代靠地层等判断,主观性较强,误差较大,但之前西方构建的历史年代体系,在碳十四出现之后,为何依然没有什么变化?联系到黍之起源“误判”问题,两个遗址同时出现难以置信的“晚期混入”,显然耐人寻味!

问题在于,在对中国历史断代时,西方却追求真理了,比如对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测年,西方提出了很多质疑,包括对中国使用的碳十四计算程序准确率的质疑等。当然,追求真理这是必须的,也是中国人所希望的,但宽以待己、严以律人的态度,却很难不让人对西方断代问题提出质疑。而一旦西方构建的历史体系断代出了问题,那么将会发生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上述三个案例,事实上还有很多,只要将中西的同一类问题,放在一起比较,那么就会看到很多双重标准,西方就是要求中国“按我说的去做,但别按我做的去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其实,不仅历史考古领域,其他领域也是一样,西方最擅长的就是双标,就是“按我说的去做,但别按我做的去做”。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双标美化之后,在西方媒体霸权宣传下,西方什么看起来都高大上,都光鲜亮丽,非西国家反而遍地“丑陋”。于是,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等在内受此误导,故而总是觉得西方好。

因此,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看待西方不能光看他们说什么,而要看他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