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锋
博士拟被录用为基层城管人员,斯坦福大学博士拟被录用乡镇公务员,这些话题的热度尚未在网络上降低,从山西就传来了“山西省康乐幼儿园招2名教师,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35岁以下,特别优秀可放宽到40岁”的消息。尽管有人认为博士进入幼儿园,“正可以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大显身手,或许还能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幼儿园长和教师”,但青锋还是不能有所质疑,博士进幼儿园,是否一种人才浪费?培养优秀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真的用得上博士吗?
说实在的,通过有关评论,青锋没有看出相关人员给出幼儿园招博士的关键所在,而是从其相关叙述中看出一二端倪。据有关评论披露,这家幼儿园是山西省教育厅的直属单位,该单位有管理和教师两种编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员聘用是双轨制。而这次招聘公开要求有博士学位的两名教师,“属于教师编制”,也即很可能是属于事业单位待遇。一句话,就是要招的博士,其待遇与其他岗位人员不同,应该为人们常说的在编人员。这尽管不能像有些人所说的“就业歧视”,但也不能不说是对招聘人员进行了“分类”。
青锋注意到,有关报道称,这次招聘公开要博士研究生,是山西省教育厅直属公立幼儿园和山西省学前教育中心两家单位合并后对外的招聘。虽然两家单位合并后仍称为幼儿园,但其主要职责任务则包括了“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早期教育服务”“开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指导”和“开展全省幼儿园长、教师培训”。正所谓人们常说的一块牌子,多种职能。
不过,青锋对这家幼儿园招聘教师要求博士研究生仍保有质疑。尽管培训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需要更高一级的人才,但现实中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所需要的恐怕不只是课本知识,而应该是实践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按照一般规律,能够博士毕业的大都是出了小学校门进高中,上了高中上大学,及至读到博士毕业,最少也要二十七八岁,大的恐怕要到三十多岁,这样的博士又有多少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经验?仅凭他们掌握的书本知识,真的就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恐怕大多数人心里都有个数。
另外一种观点,或许有人认为,幼儿园招博士不值得大惊小怪,在于现实中博士毕业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有数字表明,2023年招收的博士生已达15.33万,比2022年增长10.29%,比2013年,也即十年前全国博士生计划招生6.9万已经多得太多。或者换句话说,现在毕业的博士已经过剩,通过幼儿园招博士这样的引导,可以让更多的博士生下沉到基层,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还能改变基层人才结构,提高基层从业人员的高学历比率。
问题的关键是,人才是否仅仅以一个人的学历高低来衡量?
说句不客气的话,许多在基层工作的人员,可能学历不太高,但他们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加上有些人善于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让这些有实战经验的人担任培训工作的重要岗位,或许比没有多少实际工作经验的博士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如果一味要求高学历,对长期在基层工作又表现优秀但学历不高的人,也是一种不公。
退一步来讲,即便是我国博士招生人数已达15万人之多,但这些人数相对于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其比率恐怕在世界上还是低得多。由此怎么能冒出来人才过剩之说,并由此被某些人拼命鼓吹着博士要下沉到基层去呢?
一个社会合理的人才结构,或者说人才的使用,应当是哪一个层次适用什么样的人才,就让哪个层次的人才在哪个层次找到自己的岗位,发挥自己的作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尽其才。而不能因为一两个三四个人为了某种想法应聘了基层城管岗位,或者基层乡镇、社区的公务员,就盲目地呼吁和引导博士生下沉,犯以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的老毛病。说实话,我们人才还没有过剩到非博士下沉不可的地步。